[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充电桩内部分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1974.3 | 申请日: | 2016-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紫州;梁鸿宇;孔令灿;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紫州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H02J7/02;H02S10/4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山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充电 内部 分区 结构 | ||
1.一种移动充电桩内部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区(10)、高压区(20)、进风与风向引导区(30)及电池系统区(40),四个区之间通过三张热浸镀锌钢板SGCC隔开,所述SGCC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并固定在架子(50)上,与架子(50)外面的外壳(60)共同组成四个分区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10)包括操作杆(11)、控制电路板(12-1)、急停开关(12-2)、驱动轮(13)、交流充电桩(14-1)、能源管理系统EMS板(15)、平板电脑(16)、五芯充电插座(17)、紧急用电插座(18)、24V直流铜排(19),其中,操作杆(11)与驱动轮(13)连为一体;控制电路板(12-1)、急停开关(12-2)、交流充电桩(14-1)、24V直流铜排(19)以及EMS板(15)固定在第一SGCC板(60-1)上;平板电脑(16)、五芯充电插座(17)、紧急用电插座(18)、交流充电枪头(14-2)以及直流充电枪头(26-2)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区(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区(20)包括220V逆变器(21)、变压器(22)、24V直流转换器(23)、高压直流铜排(24)、充电机(25)、直流充电桩(26-1)、220V AC铜排(27)、太阳能板(28)和线槽(29);其中,充电机(25)、220V逆变器(21)和220V AC铜排(27)固定在第二SGCC板(60-2)上,同时,220V逆变器(21)下方有方通支撑,变压器(22)、24V直流转换器(23)、高压直流铜排(24)固定在第三SGCC板(60-3)上,变压器(22)下方有方通支撑,直流充电桩(26-1)固定在第一SGCC板(60-1)上,太阳能板(28)固定在移动电桩外壳(60)顶;高压区内部布局可以在保证电气设备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的前提下,提高空间里运用率,减小移动充电桩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与风向引导区(30)包括:带有防尘网的第一组百叶窗(31)、第二组百叶窗以及散热风扇,其 中,第一组百叶窗(31)固定在移动充电桩外壳(60)上,散热风扇固定在第一组百叶窗(31)上,用于将移动充电桩内部的热空气抽至周围环境中;第二组百叶窗固定在移动充电桩外壳(60)的另一侧,无散热风扇,用于使充电桩外部空气流入,并保证空气循环过程中流经每个大功率元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区(40)用于安放电池箱体(41),并引出总正总负动力线、24V动力线、充电动力线以及电池通讯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41)下方有方通支撑,方便叉车搬运;所述电池系统区(40)高度略高于箱体高度,方便电池箱体的放置/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区(20)的大功率电气设备安装位置互成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区(20)的大功率电气设备安装位置互成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紫州,未经赵紫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419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空绝缘线路接续线夹
- 下一篇:一种易维护的移动充电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