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4861.9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祥明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F02F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19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活塞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总成。
背景技术
活塞发动机利用活塞将压力转换成旋转动能,靠汽油、柴油等燃料提供动力。活塞在 汽缸内要经过四个冲程,依次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现有的活塞 环通常为多道气环及一至两道油环,且为开口式安装在相应的活塞环槽内,在活塞上下运 动过程中,可能原安装位置发生移动,使本来已经与气缸磨合的部位因环错位而改变,这 样不仅密封效果很难维持,也会使气缸壁和活塞环的磨损加重,从而减少发动机的使用寿 命,同时由于活塞环的开口还会造成漏气及窜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活塞发动机无法在保证活塞环与气缸的密封强 度的同时减少磨损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活塞总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活塞总成,包括活塞及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包括气环和油环,所述活塞包 括活塞顶、活塞头及活塞裙,油环安装于活塞裙部,活塞头加工有一道截面为T型的圆 环槽,所述圆环槽包括挡圈活动槽及活塞环槽,挡圈活动槽内设置有挡圈,气环为螺旋型 且设置于活塞环槽内,活塞顶与挡圈活动槽之间加工有通气道。
挡圈为搭接式的圆筒形结构,在挡圈的圆周方向开设有搭接口。
挡圈与挡圈活动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气环的有效环数范围为2~4环。
气环上与气缸接触的一面加工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活塞总成主要利用发动机工作时四个冲程形成的气缸内压力变 化,利用活塞顶与挡圈活动槽之间的通气道使气环自动伸缩,自动调整气环与气缸的密封 强度,从而减少了磨擦损耗同时又能补充摩擦间隙,延长了使用寿命,节能减耗。
活塞在压缩冲程和工作冲程时气缸内气压增大,气压通过通气道进入挡圈活动槽,推 动挡圈移动从而使螺旋型气环外移,增加螺旋型气环与气缸的密闭接触同时补充了气环与 气缸的摩擦缺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活塞在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时气缸内压力减小,气环自动收缩,减轻螺旋型气环与气 缸的压力,减少了摩擦阻力,降低能耗。
采用螺旋型气环,良好的密封性避免了机油窜入燃烧室,改善了燃烧性能,减少了排 放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延长了机油的更换周期。在活塞工作时,现有的开口式气 环易移动致使开口间隙位置无法保证错开,从而达不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采用螺旋型气环 与现有的开口式气环相比,密封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示意图(半剖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塞的主视示意图(局剖);
图4为螺旋型气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P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发动机活塞总 成,包括活塞1及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包括气环2和油环3,所述活塞1包括活塞顶1-1、 活塞头1-2及活塞裙1-3,油环3安装于活塞裙1-3部,活塞头1-2加工有一道截面为T 型的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包括挡圈活动槽4及活塞环槽5,挡圈活动槽4内设置有挡圈6, 气环2为螺旋型且设置于活塞环槽5内,活塞顶1-1与挡圈活动槽4之间加工有通气道7。
活塞1可以根据使用的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活塞及柴油机活塞,汽油机活塞的活塞顶 1-1多采用凹顶,柴油机的活塞顶1-1多制成各种凹坑,活塞头1-2部安装的螺旋型气环2 的有效环数(有效环数:能保持相同节距的环数)取决于密封的要求,与发动机的转速和 汽缸压力有关,汽油机的气环的有效环数小于柴油机的有效环数。
活塞1在压缩冲程和工作冲程时气缸8内气压增大,气压通过通气道7进入挡圈活动 槽4,推动挡圈6移动从而使气环2外移,增加气环2与气缸8的密闭接触同时补充了气 环2与气缸8壁的摩擦缺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活塞1在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时气缸8内压力减小,气环2自动收缩,减轻气环2 与气缸8的压力,减少了摩擦阻力,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祥明,未经王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448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机组自取力和双向推动式电子机械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