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02755.6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宁菲;左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王涛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套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导管套管过去常采用绷带或布带固定,固定带易被汗液或分泌液污染,一次性气管套管虽配有化纤带,但吸湿透气性差,遇热易变形,给护理带来不便。尤其是在重症医学科,行气管切开术后一般需要留置气管套管有较长的时间,为防止意外脱管,需要应用系带进行固定。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是由单根布带、寸带、纱布等从患者颈后绕过,分别在气管套管两端打结固定。而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弊端:(1)上述材料均无弹性,为防止脱落,气管套管两端固定均为死结,松紧度不易调整,过松易导致气管固定不牢而脱出,造成严重后果,而过松会造成患者不适,严重可产生皮肤问题;(2)固定带较细,且易打卷,与患者皮肤接触面积小,引起患者不适;(3)固定带易被呼吸道分泌物、汗液、以及气管切开后渗血渗液所污染,固定带易变污染及干结僵硬,对患者的皮肤产生更大的摩擦及刺激,严重者可有皮肤破溃,感染等,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4)因固定结为死结,固定带污染后更换难度大,并存在导管脱出等一定风险。
在此基础上,需要研制一种更方便更有效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装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管固定装置,减轻对皮肤的压力,保证患者舒适度,不易对皮肤造成损伤,随时调整长短,操作简单,舒适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包括脖颈衬垫片(1),脖颈衬垫片(1)两侧分别连接有调整固定带(2),调整固定带(2)的端面连接有尼龙雄搭袢(3),所述脖颈衬垫片(1)由三层组成,其靠近脖颈的一侧到最外侧依次为橡胶层(4),发泡棉层(5),尼龙雌搭袢(6),所述发泡棉层(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调整固定带(2)由海绵层(7)和尼龙雌搭袢(6)组成,所述调整固定带(2)的宽度保证能够穿过气管套管固定孔内,所述尼龙雄搭袢(3)能够粘贴到脖颈衬垫片(1)和调整固定带(2)上的尼龙雌搭袢(6)上。
进一步地,所述脖颈衬垫片(1)的长度为10-30cm,宽度为1-5cm。
进一步地,两侧的调整固定带(2)的长度均为5-20cm,宽度为0.5-2cm,所述尼龙雄搭袢(3)的长度为2-6cm,宽度为0.5-2cm。
进一步地,所述尼龙雌搭袢(6)的厚度为0.5-1mm;发泡棉层(5)的厚度为2-5mm,橡胶层(4)的厚度为0.5-1mm。
进一步地,所述脖颈衬垫片(1)的长度为23cm,宽度为3cm。
进一步地,两侧的调整固定带(2)的长度均为12cm,宽度为1cm,所述尼龙雄搭袢(3)的长度为4cm,宽度为1cm。
进一步地,所述尼龙雌搭袢(6)的厚度为0.6mm;发泡棉层(5)的厚度为4mm,橡胶层(4)的厚度为0.6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一种加宽、加厚、柔软的材质,减轻对皮肤的压力,保证患者舒适度,不易对皮肤造成损伤。采用橡胶直接与脖颈接触,不会造成体液对固定装置的污染。
气管套管固定端采用尼龙雌雄搭袢固定,被黏贴区域有一定范围,可根据患者颈部舒适度及气管套管固定情况随时调整长短,操作简单,舒适度高。
如有污染易于更换,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且降低更换过程中气管脱出的风险。
可根据患者颈部粗细及年龄大小设置不同型号,以提供更合适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气管套管固定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气管套管固定装置侧面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02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穿刺鞘管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