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洁净型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2276.7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净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喷雾器,具体是洁净型喷雾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于呼吸机上使用的喷雾器的实用新型公开的结构:包括可拆卸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之间形成腔体内设内芯,且设有向外延伸与外界相通的压缩气体输入嘴,内芯下部设有喷嘴,喷嘴两侧设液体导流道,上半部分顶部封闭,其一侧设向外延伸的Y型管接口,上半部分上与Y型管接口相对一侧设有进气回路接口,腔体内在进气回路接口与吸收管Y型管接口之间相对出互通,喷嘴上方设有导流装置,内芯通过其下部的固定装置固定在腔体内。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这种喷雾器的加药部位在喷雾器下部的药皿里,每次加药需要将喷雾器下部拧开,加药后再拧紧,这样就产生了弊端:需要加药时,每次都要拧开喷雾器,使用不方便;拧开喷雾器后整个呼吸机管道就处于开放状态,有导致感染、污染的可能;在不特别注意时,加药后有可能拧不紧,导致药液从喷雾器的下部与上部的结合部位渗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净型喷雾器,不需要拧开喷雾器,就能直接对喷雾器下部的药皿灌注雾化药水,能消除呼吸机管道污染隐患,也能避免喷雾器上、下半部分之间的结合部渗漏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洁净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器上半部分和喷雾器下半部分,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与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喷雾器内芯,其关键在于: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设置有雾化液灌注通道与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相通。所述喷雾器在灌注雾化药水后,雾化药水通过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引流至喷雾器下半部分的药皿。
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穿过喷雾器内芯: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在所述喷雾器中第一种结构设计,雾化液灌注通道穿过喷雾器内芯至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位于喷雾器内部;
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为外管: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在所述喷雾器中第二种结构设计,雾化液灌注通道依附于所述喷雾器外壁至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
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的雾化液进口位于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的顶部,利于快速灌注雾化药水;所述雾化液进口采用肝素帽进行密闭,方便灌注雾化药水并且能够密闭雾化液灌注通道;灌注雾化药水完毕后,从肝素帽拔出注射器针头即可或根据临床需要,维持灌注雾化药水通道处于加药状态,便于利用输液泵持续加药;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下部采用塑料软管与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相通,所述塑料软管的作用是引流雾化药水并且保证雾化药水在引流过程中不受干扰。
喷雾器上半部分和喷雾器下半部分采用固定连接,连接后喷雾器上半、下半部分不可拆开。
或者喷雾器上半部分和喷雾器下半部分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连接后喷雾器上半、下半部分可以拆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洁净型喷雾器,不需要拧开喷雾器,就能直接对喷雾器下部的药皿灌注雾化药水,其灌药速度更快,还消除了呼吸机管道污染隐患,也避免了喷雾器上、下半部分之间的结合部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洁净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器上半部分1和喷雾器下半部分2,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2与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1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喷雾器内芯3;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1设置有雾化液灌注通道5与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2相通;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5穿过喷雾器内芯3,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的雾化液进口4位于所述喷雾器上半部分的顶部,所述雾化液进口4采用肝素帽进行密闭,所述雾化液灌注通道5下部采用塑料软管与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2相通直至所述喷雾器下半部分药皿6;喷雾器上半部分1和喷雾器下半部分2采用固定连接,或者喷雾器上半部分1和喷雾器下半部分2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1关键在于通过相对密封的雾化液灌注通道5进行雾化药水灌注,在需要灌注雾化药水时,从雾化液进口4的肝素帽进行灌注,雾化药水沿着雾化液灌注通道5的塑料软管引流到所述喷雾器药皿6,灌注雾化药水完毕后,从肝素帽拔出注射器针头即可。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雾化液灌注通道5为外管,外管依附于喷雾器外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2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