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02816.6 | 申请日: | 2016-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文;陈帝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厨万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11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湿洗排烟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 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厨房必备的设备。
传统餐厅用的排烟罩,占用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吸烟口少容易使油烟 抗阻力减少,效率低,而且传统的排烟罩往往将吸烟口设置于烟罩的中央, 效率低。
申请号为CN201420721244.4的中国专利,包括排烟罩主体,所述排烟罩主体包括吸烟口,排烟口,所述吸烟口与所述排烟口之间设有风机,所述排烟罩主体的长度为2200~2600mm,所述排烟罩主体的宽度为1200~1500mm,所述排烟罩主体的高度为700~900mm;所述排烟罩主体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面板,所述垂直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键;所述中空壳体还包括倾斜面板,所述倾斜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垂直面板的下端部,所述倾斜面板与所述垂直面板的夹角为120~135°; 所述倾斜面板上设有偶数个吸烟口,偶数个所述吸烟口的总面积不小于所述倾斜面板面积的30%;所述倾斜面板上设有由有机硅氟材料制成的纳米防油涂层;所述排烟罩主体还包括检测油烟情况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嵌设在所述倾斜面板上,此种排烟罩缩小了排烟罩主体的大小,节约了占用面积,在人进行完烹饪之后会立即关闭排烟罩,风机会立即停止转动,导致遗留的烟雾无法通过风机导向通过排烟罩流出,对室内的空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能够在关闭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之后继续工作,直到将残留的烟雾通过排烟罩排出去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包括排烟罩主体,所述排烟罩主体包括吸烟口、排烟口和位于所述吸烟口与排烟口之间的风机,所述的节能环保湿洗排烟罩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采样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烟雾浓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比较模块分别与所述的采样模块和基准模块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模块与所述延时模块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模块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风机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在进行烹调产生烟雾时,控制电路控制风机开始工作,使烟雾从吸烟口入然后由排烟口出,达到排烟的目的,当人在烹调之后,厨房依旧会存在烟雾,烟雾传感器检测烟雾依旧会使风机进行工作排烟,直到排净后自动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准模块包括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所述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串联接地,所述第一基准电阻和第二基准电阻的节点耦接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之间的分压,达到为比较模块提供基准电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三基准电阻为可变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第三基准电阻进而能够达到改变基准电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延时模块包括非门、二输入与门、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的延时模块输入点连接非门的输入端,所述非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二输入与门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二输入与门的节点连接第一电容后接地,所述二输入与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输入点,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延时模块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时模块起到延时的效果,此种延时模块较为稳定且容易实现,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容为可调第一电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第一电容能够对第一电容的容抗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延时时间的长短。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阻、第二驱动电阻和驱动三极管,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阻的节点耦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控制模块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模块的驱动三极管具有开关的效果,通过驱动三极管控制继电器线圈上电工作更加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厨万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厨万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02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