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鼠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41589.8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司红伟;刘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鼠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用鼠标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线鼠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无线鼠标,都基本采用普通5号蓄电池为鼠标供电,这种设计的结果是,一旦电池电量用尽后,鼠标就不能工作了,必须及时更换新的蓄电池才能工作。这种设计一方面让用户觉得比较麻烦,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因为经常更换蓄电池而使得使用成本提高;还有就是大量普通蓄电池的使用污染了环境,不利于环保;一旦鼠标中的蓄电池电量用尽将影响鼠标的正常使用。
现有的部分无线鼠标采用手机充电电池供电,主要目的是提高电池容量和节约鼠标的使用成本。其结构包括鼠标电路、降压电路和手机电池三大块,其中,鼠标电路与手机电池均设置在鼠标外壳内,鼠标体可由现有的普通无线鼠标改装而成,手机电池可使用锂电池,在手机电池和供电电路之间连接一个二极管,起到降压的目的。
现有技术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若需要长时间使用电池,对电池的待电时间要求较高,若电量用尽,则需要重新充电,影响正常使用。
当前多媒体应用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现有无线鼠标中没有多媒体音量控制模块,用户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鼠标装置,当供电电池电量用尽时,为电池充电的同时保证鼠标控制信号的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无线鼠标使用过程中供电电池电量用尽时鼠标不能正常或连续使用,计算机当前多媒体应用的音量控制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鼠标装置,包括外壳壳体,外壳壳体内设置有充电蓄电池模块、无线通信功能模块、主控程序电路模块、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和多媒体音量控制模块,充电蓄电池模块分别与无线通信功能模块、主控程序电路模块连接,充电蓄电池模块为主控程序电路模块和无线通信功能模块供电;主控程序电路模块用于完成鼠标移动和按键在计算机上的相应控制功能;无线通信功能模块用于完成鼠标本体与计算机上的信号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功能;充电蓄电池模块与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连接,当充电蓄电池模块电量用尽时通过充电连接线、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将电力输送到充电蓄电池模块;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设在外壳壳体的左前方侧壁,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设置为有盖子的腔体;多媒体音量控制模块设置在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的旁边,用以控制计算机上的当前多媒体应用的音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进一步的,开关按钮设置在外壳壳体的底部,用于控制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的导通与断开。
进一步的,充电蓄电池模块与电量检测装置连接,电量检测装置与指示灯连接,指示灯安装在外壳壳体上。
进一步的,主控程序电路模块设置在外壳壳体内正后方;无线通信功能模块设置在外壳壳体内正前方;充电蓄电池模块设置在外壳壳体内后部左侧。
进一步的,信号接收器连接在计算机USB接口上。
进一步的,充电蓄电池模块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壳体上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滑轮中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充电蓄电池模块为鼠标供电,使得鼠标使用持续时间长,一旦充电蓄电池模块电量用尽,可以用开关按钮打开充电接口和电路模块为充电蓄电池模块充电,同时保证鼠标控制信号的输出,从而不影响鼠标的正常使用。避免经常更换电池带来的时间浪费,同时也节省了很多常规电池的使用,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多媒体音量控制模块,用以实现控制音量增大或音量减小,方便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主体功能模块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主体功能模块的逻辑框图。
图中,1.外壳壳体,2.充电接口及电路模块,3.充电蓄电池模块,4.无线通信功能模块,5.主控程序电路模块,6.开关按钮,7.多媒体音量控制模块8.滑轮中键,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41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