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成药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55884.9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彬;高建云;温国军;刘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4045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成药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成药造粒机。
背景技术
许多中成药都是以颗粒的形式进行封装后进入市场的,因此,需要通过造粒机将药品原料制作成比较小的颗粒状,现有的中成药造粒机经过造粒后,出料口通常通过桶或其他容器对成品进行接收,然后再将成品搬运至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因此,存在造粒后形成的颗粒运输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成药造粒机,以很好地对造粒形成的颗粒进行运输,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包括造粒机本体、出料口、吸料槽、输送管以及真空抽吸装置,出料口设置于造粒机本体,吸料槽设置于出料口的下方,输送管与吸料槽连通,真空抽吸装置连通于输送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料槽的槽口向上,输送管与吸料槽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料槽包括上部槽体、下部槽体,上部槽体连接于下部槽体,上部槽体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为长方体形,下部槽体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为倒置的四棱锥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料槽的外壁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吸料槽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包括四根竖直支撑杆,四根竖直支撑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部槽体的四个边角对应的外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连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输送管包括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为弯头管,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吸料槽的底部连通,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输送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输送管是内壁为螺旋结构的螺旋输送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料槽的槽体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为倒置的圆锥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真空抽吸装置为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造粒机本体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吸料槽,再将输送管与吸料槽连通,同时在输送管上设置与输送管连通的真空抽吸装置,由于出料口与吸料槽之间具有空隙,从而可以使得通过真空抽吸装置不断将二者空隙之间的空气不断从吸料槽吸入。出料口排出的粒状的产品,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吸料槽内,同时在真空抽吸装置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被空气带动在输送管中进行传输。该中成药造粒机的结构简单,不用人工输送物料至干燥设备进行干燥,直接通过真空抽吸的方式将物料快速及时输送至干燥设备进行干燥,提高了中成药造粒机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得其物料的传输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中成药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药造粒机的第二输送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汇总:中成药造粒机100;造粒机本体110;出料口120;吸料槽130;上部槽体131;下部槽体132;输送管140;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螺旋凹槽143;真空抽吸装置150;支撑架160;竖直支撑杆161;连杆162;水平支撑杆163。
具体实施方式
许多中成药都是以颗粒的形式进行封装后进入市场的,因此,需要通过造粒机将药品原料制作成比较小的颗粒状,现有的中成药造粒机经过造粒后,出料口通常通过桶或其他容器对成品进行接收,然后再将成品搬运至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因此,存在造粒后形成的颗粒运输不方便,费时费力。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和长时间的思索、尝试,提出了一种中成药造粒机,以方便快速地将造粒后形成的颗粒物药品快速方便地输送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成药造粒机100,包括造粒机本体110、出料口120、吸料槽130输送管140以及真空抽吸装置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55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祛风牵正合剂的设备
- 下一篇:对视频进行隐私保护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