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测速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79615.6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速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测速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会伴随有出血的发生,这就需要对出血进行引流,传统的引流管无法测速,术后须频繁的查看引流量来大致估算引流速度,甚至有些危重病人须每十五分钟查看一次引流量。例如在心胸外科大手术后如有活动出血,引流速度>200mL/h,并且持续3小时以上就得立刻开胸止血,不然患者很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而造成生命危险,因传统引流管无法测速这个缺点,临床上术后大出血不能及时发现而造成患者死亡并不少见。另外几乎所有的外科科室都需要精确监测术后术后出血及指导抗凝治疗时机等,从而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和提高医疗的安全性。而目前的引流速度还要依靠医生每隔一刻钟的观察以及经验判断,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浪费了医疗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测速引流装置,包括支架1、浮子流量计2、引流装置3和控制器4,所述支架1包括立柱11、卡座12、卡钳13和连接件14,所述卡座12为开设有通孔的板,所述卡座12和卡钳13分别固装在立柱11一侧,所述连接件14固装在立柱11的另一侧,卡钳13位于卡座12的上方,所述浮子流量计2包括锥管20、浮子22、上导向器23、下导向器24、轴杆25和底翼21,所述锥管20侧壁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出液口27和进 液口26,所述出液口27上方开设有卡槽28,所述进液口26下方与底翼21固定连接,所述底翼21与水平面平行,所述上导向器23和下导向器24安装在锥管20内部,所述轴杆25固定在上下导向器之间,所述浮子22穿过轴杆25安装,其内装置有磁钢29,所述浮子流量计2底部穿过卡座12的通孔,其底翼21与卡座12贴合,所述卡钳13卡装在凹槽28内,所述浮子流量计的出液口27通过引流管与引流装置3连接,进液口26通过引流管与人体连通,所述控制器4包括外壳40、刻度盘42、指针43、磁钢44、平衡锤45、四连杆调整机构46和平衡杆47,所述外壳40通过连接件14固装在支架1上,外壳40上开设有可视窗41,外壳40内装置有磁钢44,所述平衡杆47一端与磁钢44连接,另一端与平衡锤45连接,所述指针43一端指向刻度盘42,一端通过四连杆调整机构46与平衡杆47连接,所述刻度盘42通过可视窗41显示。
优选地,引流装置3包括引流瓶30和调压瓶31,所述引流瓶30内开设有水封管腔32、水封腔37和积液腔38,水封管腔32的底端与水封腔37的底端连通,水封管腔32顶端与积液腔38顶端连通,积液腔38顶端通过引流管与浮子流量计2的出了出液口27连通;所述调压瓶31开设有调压腔33和调压管腔34,调压管腔34底端与调压腔33连通,调压腔33的顶端上设有接吸引器口36,接吸引器口36上设有开关阀35,所述水封腔37和调压腔33通过连通管连通,调压腔33顶端开设有通气口。
优选地,水封管腔32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容积小于所述水 封腔37的容积。
优选地,调压管腔34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容积小于调压腔33的容积。
优选地,水封腔37和调压腔33之间的连通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地,底翼21为圆盘状。
优选地,浮子22为圆球状。
优选地,立柱11底部垂直固装在底座10上。
优选地,立柱11上部安装有夹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设计,降低了病人的医疗成本,浮子流量计凹槽和底翼,通过与支架的卡钳和卡座两点连接,保证了浮子流量计的垂直安装,同时易于拆卸,达到准确检测引流流速的目的,在与浮子流量计相对位置安装有控制器,即使液体为不透明的血液也同样可以准确测得引流速度,控制器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占用医生仅凭经验观测流量不够准确的问题,降低了由于术后出血过量产生事故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子流量计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未经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79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干细胞的仿生神经导管
- 下一篇:一种防渗漏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