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佩戴式智能助眠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07485.2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勇;于小凡;蔡洁;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A61F9/04;A61F11/14;A61B5/0476;A61B5/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佩戴 智能 助眠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睡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佩戴式智能助眠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对高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十分重要。然而,伴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由于身处高压环境,时常用脑过度,往往导致大部分人的睡眠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睡眠不足或失眠,极易造成人的情绪较大波动,产生恐慌、焦虑,甚至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展辅助睡眠,是提高睡眠质量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
目前,辅助促进睡眠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药物助眠,另一种为仪器助疗。服食药物助眠,是利用药物抑制大脑皮层活动进而帮助入眠,这种方式,在多次/长期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使其疗效减弱,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从而对人体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仪器助疗,是一种物理而非药物助眠方式,其通过助眠仪器来辅助睡眠,市面上的助眠仪大部分采用音频,隔声,遮光或刺激穴位等方式辅助睡眠,然而这些仪器要么过于笨重,不易携带,使用不便,要么过于单一化,功能不够齐全,治疗效果不够显著。因而,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方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佩戴式智能助眠仪,组成简单,助眠方式多样,功能智能齐全,使用方便,可用于各年龄阶层非器质性病变失眠者,阶段性兴奋失眠者,尤其适用于压力造成的失眠人群。
一种便携佩戴式智能助眠仪,包括绑带、两个耳罩、眼罩、电源、芯片、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
两个耳罩与绑带的两端连接;
眼罩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罩连接;
芯片、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均与电源连接;
脑电波传感器置于绑带内,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均与芯片通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LED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置于眼罩内,LED发光二极管与电源连接,LED发光二极管与芯片通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音乐存储器、扬声器,音乐存储器与芯片、扬声器均通讯连接,音乐存储器、扬声器均与电源连接,扬声器置于耳罩内。
优选的,还包括收音器,收音器与音乐存储器通讯连接,收音器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按摩仪,按摩仪与芯片连接,按摩仪置于眼罩内。
优选的,芯片与外部手机APP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耳罩和眼罩隔绝外界声光的影响;利用手机APP,通过蓝牙技术,实现音乐、按摩、LED光调节等方式的无缝耦合,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设备简单,助眠方式多样,功能智能先进,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佩戴式智能助眠仪,包括绑带1、两个耳罩2、眼罩3、电源、芯片、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LED发光二极管、音乐存储器、扬声器、收音器、按摩仪。可以将绑带1绑在用户的头上,使用更加方便;耳罩2由隔音效果较好的隔音材料组成;电源可以为充电电池,可以安装在眼罩3上。
两个耳罩2与绑带1的两端连接;眼罩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罩2连接。
芯片、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均与电源连接。
脑电波传感器置于绑带1内,脑电波传感器、显示器、红外传感器均与芯片通讯连接。芯片与外部手机APP通讯连接;芯片可以通过蓝牙技术与手机APP连接;利用手机APP控制芯片及各部件动作,灵活性更好,使用更加方便。
脑电波传感器位于人体耳部的后面,与人体头皮接触,利用脑电波传感器检测大脑活动时产生的微电流变化,感应脑电波兴奋活跃程度,用于测量用户睡眠质量,并将检测信息传递给芯片;利用显示器显示上述检测信息,显示器可以为指示灯,让指示灯显示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睡眠情况;显示器还可以为显示屏,利用文字或图案显示不同的睡眠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07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