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鞭炮的鞭炮声产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30511.3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宣文静;刘爱梅;蔡朝;李哲;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H5/04 | 分类号: | A63H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鞭炮 鞭炮声 产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产生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鞭炮的鞭炮声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传统火药鞭炮的环保、安全、无火药、可反复"燃放"的、声音和闪光度与传统鞭炮极为相似的电子鞭炮应用日趋广泛。针对电子鞭炮产品,其主要是模仿传统鞭炮的闪光效果和声音效果,无论针对白天、或夜晚燃放,产品对声音的逼真度要求较高。现有的市售的电子鞭炮的声音产生均以模拟硬件电路实现,单片机功耗大、响声效果不好。其次,当电子鞭炮设计后,所实现的鞭炮声音便已经固定,只能模仿一种或几种鞭炮的炸响音,从而限制了产品的进一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鞭炮的鞭炮声产生电路,电路采用单片机作为信号产生源,可灵活实现多种鞭炮的炸响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鞭炮的鞭炮声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其由PIC12F675单片机、三极管Q1、达林顿管Q2、限流电阻R1、R5组成;单片机的GP2/AN2脚经限流电阻R1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经限流电阻R5连接于达林顿管 Q2的基极,达林顿管Q2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扬声器接电源正极,所述单片机内部储存多个声音产生序列;
所述单片机,用于根据不同的单音对应于不同的正弦信号频率,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以模拟鞭炮中含有的不同声音;
所述限流电阻R1,用于防止单片机引脚输出的拉电流过大;
所述限流电阻R5,用于对所述三极管Q1驱动所述达林顿管Q2时进行限流;
所述达林顿管Q2,用于直接驱动电子鞭炮的所述扬声器,以产生鞭炮声。
进一步,单片机的电源正极连接有去耦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9012三极管和TIP122达林顿管联合驱动,即可获得较大的驱动电流,达到较高的声响;又可控制单片机拉电流,限制单片机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鞭炮声产生电路其由单片机U1、三极管Q1、达林顿管Q2、限流电阻R1、R5、去耦电容C1组成。
其中,单片机U1采用仅8脚封装的低价低功耗单片机PIC12F675,具备6个普通IO口,4个AD输入引脚,负责电子鞭炮炸响声的信号产生。采用低价8脚单片机产生电子鞭炮声的正弦信号,在增加少量成本的情况下,可实现不同鞭炮声响,同时可在单片机U1内部储存多个声音产生序列,增加了声音产生的柔性。
三极管Q1采用普通小功率PNP三极管9012,工作时,通过单片机U1引脚GP2/AN2驱动三极管Q1的导通;单片机U1引脚GP2/AN2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限流电阻R1,用于防止单片机U1引脚输出的拉电流过大。
达林顿管Q2采用TO-252贴片封装的NPN型达林顿功率晶体管,用于直接驱动电子鞭炮的扬声器,以产生鞭炮声。
限流电阻R5采用0805封装的贴片电阻,其阻值为150,对三极管Q1驱动达林顿管Q2时进行限流。
去耦电容C1采用0805封装的104贴片电容,用于对单片机U1芯片的电源去耦。
根据不同的单音对应于不同的正弦信号频率,本电路中,单片机U1可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以模拟鞭炮中含有的不同声音。图中,单片机U1的5脚(GP2/AN2)经限流电阻R1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射极接5V电源,其集电极经限流电阻R5连接于达林顿管Q2的基极,达林顿管Q2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扬声器,电容C1连接至电源正极。单片机U1产生的信号经由三极管Q1之后,驱动达林顿管Q2导通,并最后驱动扬声器发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30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