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5597.7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曹福彪;刘华;李白清;姜玲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08;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储能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储能领域。因此,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外形和安全性能上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在外形方面,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或整箱结构需要具有更大的空间利用率;在安全性能方面,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具有更良好的热扩散和抗膨胀性能。
目前,已公开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均为方形的平整结构,其不能满足电池模组或整箱结构对某些特殊形状空间的利用和电池安装固定的要求。此外,常规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扩散的面积较小,产热和膨胀的集中点在电池中心位置,热扩散和抗膨胀性能较差。且常规方形电池易于受到挤压和针刺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且安全可靠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包括电池外壳、收容于电池外壳中的电芯、填充于电池外壳中的电解液,以及密封组接于电池外壳上的电池顶盖,其中,电池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外壳为长方体,所述内凹结构设于长方体的大面,内凹结构占大面面积的5%-50%。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凹结构占大面面积的1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凹结构相对于电池的几何中心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凹结构为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凹结构为连通电池外壳两个相对面的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通道径向截面为方形、椭圆形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外壳上盖与外壳下盖,外壳上盖设有通孔,外壳下盖设有与外壳上盖的通孔相对应的突起结构,外壳上盖与外壳下盖相扣合后,所述通孔与所述突起结构形成所述连通电池外壳两个相对面的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上设有与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凹结构相对应的贯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隔膜上的贯穿结构尺寸小于负极片的贯穿结构尺寸,负极片的贯穿结构尺寸小于正极片的贯穿结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组合成形方式为叠片或卷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隔膜上涂有粘接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上的贯穿结构采用模切、冲压、激光烧蚀或化学腐蚀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外壳的材质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通过在电池外壳上设置内凹结构,产生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增加了热扩散的面积,使电池温控更易进行,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将电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从电芯中心位置分散至外周,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能够适应有凸出结构的电池模组结构,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能量体积比密度。
(4)便于在有特殊需要的环境中固定安装,且不易受到挤压或针刺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池外壳与电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池外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极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负极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隔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池顶盖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池外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极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负极片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45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检验用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分层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