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2696.8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宣尧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尧杭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分离器 | ||
1.一种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4)和分离芯体(3),分离芯体(3)被包裹于壳体(4)内部,壳体(4)底部设有入水口;
-所述分离芯体(3)包括下分离板(32)、上分离板(33)和用于支撑上、下分离板的立板,下分离板(32)与上分离板(33)均朝同方向倾斜设置,下分离板(32)位于壳体(4)底部,下分离板(32)外周与壳体(4)内壁密封连接,下分离板(32)上端开设有供流体向上通过的下板出口(320),
-所述上分离板(33)位于下分离板(32)上方,上分离板(33)外周与壳体(4)内壁密封连接,上分离板(33)上端开设有供流体向上通过的絮状泥出口(330),絮状泥出口(330)开口朝上且位于壳体(4)顶部;
-所述壳体(4)侧壁上还设有检测水出水口(34),检测水出水口(34)位于上分离板(33)下端和下分离板(32)下端之间;
-壳体(4)侧壁上还设有排废出水口(35),分离芯体(3)内还设有排水通道(37),所述排水通道(37)将排废出水口(35)与絮状泥出口(330)连通,所述排废出水口(35)位于上分离板(33)下端的上方;
絮状泥出口(330)位置高于排废出水口(35)的上边沿;
下板出口(320)朝上,位置高于检测水出水口(34)上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顶部还设有入水顶盖(2),所述入水顶盖(2)与壳体呈同心等圆的中空圆柱体,取样水入水口(20)位于入水顶盖(2)的侧壁上,入水顶盖(2)的底壁上设有顶盖注水口(21),顶盖注水口(21)的开口上沿高于取样水入水口(20)的上边沿;所述下分离板(32)设有下板注水口(321),所述顶盖注水口(21)和下板注水口(321)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二者的注水通道(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通道(30) 与顶盖注水口(21)连接处设有斗状管道(300),注水通道(30)流通截面面积小于顶盖注水口(21)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通道(30)截面呈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37)顶部开口设置,排水通道(37)开口与絮状泥出口(330)相通,入水顶盖(2)底壁中部设有用于快速将多余水流入排水通道的溢水漏斗(5),所述溢水漏斗(5)位于排水通道(37)开口上方,溢水漏斗(5)连通入水顶盖(2)内腔与排水通道(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沿壳体轴线的边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防断条(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之间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桥接板(4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芯体(3)、壳体(4)和入水顶盖(2)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入水顶盖(2)顶部设有开口呈杯状,入水顶盖(2)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盖(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尧杭,未经宣尧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26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泵洗头床的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