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标笔左键按键按压式笔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4065.X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虎;刘扬;张志明;张磊;杨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笔左键 按键 按压 笔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配件,具体涉及鼠标笔左键按键按压式笔头。
背景技术
整天用电脑操作的用户往往都感到手酸,而不管是多么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用久了都难免手酸的,容易引起鼠标手,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鼠标手的病症。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不同结构的鼠标笔,但这些鼠标笔的笔头与笔杆为一体结构,人手握持笔杆的姿势也是固定的,久而久之也会手酸;另外,鼠标笔的左键按键位于笔杆上,需要单独用手指按压,由于左键按键在使用过程中更为频繁,长时间操作手指也会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笔头和笔杆为分体结构、可以随意变换握笔姿势、按压左键按键简单省力的鼠标笔左键按键按压式笔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鼠标笔左键按键按压式笔头,包括旋转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旋转盖顶部中心处设有圆孔,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扣合为一体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第一定位柱内设有开口朝向第二壳体的螺孔,螺钉由外向内依次穿过第二壳体后伸入到螺孔内并与螺孔螺纹连接;
旋转盖底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装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矩形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部一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耳,旋转盖内部一侧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连接耳分别伸入到一个安装槽内,旋转盖上穿设有将两个连接耳转动连接到旋转盖内的销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光电传感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部敞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为倾斜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设有用于透出光电传感头的光电透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上部设有左键按键,左键按键的按压端与旋转盖的安装槽的槽底接触,左键按键位于所述的倾斜面较低边沿的一侧,连接耳位于所述的倾斜面较高边沿的一侧。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光电传感头的定位安装筋板。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左键按键的底板和用于定位左键按键的侧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鼠标笔还包括笔杆,笔杆上端部设有USB充电口,笔杆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可充电电池和电路板,笔杆侧部设有位于电路板下方的DPI切换键和右键按键,笔杆下部设有位于笔头上方的滚轮,滚轮的相对两侧凸出于笔杆侧部;
笔杆下端设有连接轴,旋转盖上的圆孔内径与连接轴外径相等,连接轴插设在圆孔内,连接轴中心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穿线孔。
笔杆上部设有位于可充电电池外的电池盖。笔杆包括中上部的较粗段和下部的较细段,DPI切换键、右键按键和滚轮设在笔杆的较细段。
手持笔杆在操作使用时,手指握住笔杆下部的较细段,握笔的手指与旋转盖接触,旋转盖起到限定手指下移的作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的斜面与桌面接触, 当需要点击左键按键时,稍微用力按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销轴为中心线转动,带动左键按键向上转动,左键按键被旋转盖压动,这样就很方便地操作左键按键,也不用使用手指按压,减轻了手指的劳动强度。当长时间握持笔杆时,会产生疲劳,需要换一种握姿,就转动旋转盖,旋转盖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连接轴为中心线水平旋转,由于笔杆沿长度方向具有棱条状和弯曲度,这样就可以适当改变一些握笔的姿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扣合并通过螺钉连接,这样可便于拆装光电传感头和左键按键。定位安装筋板的设置可将光电传感头固定更加牢靠;底板和侧板的设置,可将左键按键固定牢靠;销轴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在旋转盖内,易于拆装,连接轴插设在旋转盖的中心孔内,连接轴中心设有通穿线孔,用于穿设左键按键、光电传感头分别与电路板连接的导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笔杆与笔头采用分体制成,水平转动笔头可以适当调节握笔姿势,增加手握笔时的舒适度,另外,左键按键不采用手指直接触压,采用杠杆式按压左键按键的方式,减轻了频繁操作左键按键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鼠标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4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电极引线陶瓷加热棒
- 下一篇:渗碳凸轮轴上正时轮用退火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