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5778.8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李长太;李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强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次性灌肠器。
背景技术
通过直肠用药使液体原药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充分吸收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这种治疗方法痛苦小、收效快,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或不能吞服的患者则更为合适。
其中,目前采用的方法一般为使用一次性灌肠器进行直肠给药,现有技术中,一次性灌肠器主要包括:盛药瓶、连接软管、出药管、莫菲氏滴管,连接软管设置于盛药瓶底部,连接软管与出药管通过莫菲氏滴管相连,且莫菲氏滴管靠近盛药瓶设置,出药管远离莫菲氏滴管一端开设有出药口;实际使用时,将盛药瓶挂在高处,将出药口插入患者直肠内,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连接软管、莫菲氏滴管、出药管,最终通过出药口流入患者直肠内。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灌肠器,由于莫菲氏滴管上方至盛药瓶之间的连接软管长度较短、且材质较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折并阻断管内液体的流动,从而导致现有技术的一次性灌肠器难以实现顺畅给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灌肠器,以解决现有的一次性灌肠器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顺畅给药的问题。
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包括:盛药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盛药装置底端的连接管、莫菲氏滴管以及出药管,且所述出药管远离所述莫菲氏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连接管为硬质医用级管。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还包括:流量调节开关,所述流量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出药管上。
其中,所述盛药装置为盛药袋。
实际应用时,所述盛药装置为盛药瓶。
其中,所述盛药瓶包括:瓶体、瓶盖;所述瓶体与所述瓶盖为螺纹连接。
具体地,所述盛药瓶上设置有注药孔。
进一步地,所述盛药瓶上还设置有进气孔。
实际应用时,所述盛药装置顶部设置有提手。
其中,所述出药管的所述出药口一端设置有刻度线。
具体地,所述出药口的顶端为圆弧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包括:盛药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盛药装置底端的连接管、莫菲氏滴管以及出药管,且所述出药管远离所述莫菲氏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连接管为硬质医用级管。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时,将盛药装置放置于高处,盛药装置内的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管滴至莫菲氏滴管内,并从莫菲氏滴管流入出药管,最终药液通过出药口送入患者直肠内,在实际应用时,为了便于观察莫菲氏滴管内药液滴落的速度,一般将莫菲氏滴管靠近盛药装置设置,因此连接管长度一般较短,然而在操作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一般采用与出药管相同的材质,并且此种材质的管体较为柔软,连接管一旦发生弯折,容易阻碍管内液体流动,从而造成给药不顺畅,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采用硬质医用级管作为连接管,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管发生弯折,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能够实现顺畅地给药,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做到人性化服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流量调节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另一种流量调节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另一种流量调节开关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出药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另一种出药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连接管;
20-莫菲氏滴管;
30-出药管;31-出药口;311-刻度线;
40-流量调节开关;
50-盛药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强,未经李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5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膜透析专用腹带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