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7468.X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佘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牧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钟一村10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增氧装置,特别是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以及溪流、湖泊等大型的水体需要把水中原来的气体释放,而让新鲜的空气重新进入,以达到保持原来水中氧气成分不变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增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想把新鲜的空气混合溶于水中来置换原本在水中的有害气体,首先第一步必须是要让已经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因为根据亨利原理,水在一定的气压、水温以及水的粘稠度下是有一个溶解饱和度,新的气体是无法进入水中的,目前水体增氧的方法可大致分成三大类。
一、用空气压缩机(俗称:气泵)压缩空气,通过气导管送入水中,然后末端接一气石或气盘等出气泡的装置。在水里产生许多细小的气泡,达到往水中送气的效果。这一般只适合用于小面积的水产养殖,如鱼缸或鱼池等。因为气泡很小,促使水的流动性是很不足够的。那样能交换空气的水就局限于小气泡垂直经过的周边地方。显然这是很不足够的,而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水中生物的呼吸,都不断地消耗水中的氧气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沼气等,这些有害的气体会停留在水体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且填补氧气被吸的位置。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新鲜空气的交换,水质就会变坏,这就是俗称的死水,这是不利于好氧生物在水中的存活。
二、螺旋桨式及水车式搅动。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桨不断地拨动水,产生水流,由于水的流动,就会对已经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产生负压,水中的气体就会往外跑,然后新鲜的空气重新进入水体中,以达到水中空气交换的目的。这方法现多用于鱼塘和水库等的大面积水产养殖。它的缺点是横向推动水,由于水并没有被排出,只是在同一个容器里转,水又有一定的密度,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都是很大的,要大面积的水体流动,方法只有增加机器的功率,消耗更多的能量。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这样的方案由于搅动的设备是固定在水面的上方,计算搅动深度的时候是从水面往下算的。大型水体的深度,由于受天气情况等的影响很多,有时是比较难控制的,因此在现实生产中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各种原因,水体浅了。但设备是预先设定的,如果开动这增氧设备,就会搅动到鱼塘底下的淤泥,释放了停留在那的许多有害物质,这在水产养殖中是一个大灾难。因此为了留一些余量,在设备购置上都不愿意选择搅动水太深的,这样一来深水层的水流动就成了问题。也就是说这种设计,其实只适合面层水的搅动。
三、水泵式。也就是利用抽水泵把水提高,水一般高出水面,然后利用重力的作用,落回水面,造成水的流动和翻动,一方面水在出水面后更多的和空气接触,另一方面由于水的翻动,水下就会造成一个负压,空气会进入水中和原来的气体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增加溶氧的效果。这方法可以做到深水层的流动,但这样的方法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要连续不断地搬动水往空中抛,水的比重是1,要造成一个大水流的翻动,就必须要一个大口径、大扬程的水泵,这功耗自然也就大了。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体增氧装置功耗大,效率不高的或者只局限于面水搅动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新的水体增氧方法,就是气动增氧。简略而说就是,先选择搬动比水轻很多的空气到水下,但不像用气石那样马上把空气直接放到水中,而是用特别设计的容器收集起来。然后慢慢累积到一定的数量,突然打开空气闸门,以一个大气泡的形式全部放出,巨大的气泡往上推动水,把水挤开,由于是大体积的气泡,使得大面积的水激烈地往上冲,气泡一直把这些水推出水面,然后在水面形成如爆炸的状态;被推出水面的水又重新落到水面上,气泡刚推开的空位置,周边的水体就会来填补这个空位置;这样整个水体就会以水泡为中心,产生辐射四周的水浪;气泡越大水浪越大,辐射的面积也越大;水浪搅动的过程,根据亨利原理知道会产生负压,首先是把已经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停止搅动之后,水恢复原来的溶解饱和度,这时新鲜的空气就会进入水中,这样水中的气体就进行了一次空气交换,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搅动水层深度,而把气泡释放点设计在这一预定点的高度,使得在这个面以上的水都被搅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是可以先避开不能搅动的部分来安装设备的,而往上的部分不管水位如何变化,都一一给彻底搅动,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深层水翻动的问题,而又不会搅动到塘底的淤泥;利用水浪的余波来不断地、反复地推动水,辐射更大面积,这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牧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牧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7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数据收集云策略
- 下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的深度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