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午休支撑机构及午休枕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1395.1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颂飞;关键;熊红云;张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颂飞;张奥博;关键;熊红云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0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午休 支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午休支撑机构及午休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系统越来越庞大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人们在办公活动中需要更多协作和信息共享。因此开放式办公环境便应运而生,开放式办公环境的优点如下:一是有利于员工的团队协作,二是可以节约办公成本。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开放的办公环境中因缺少适当的休息空间,不能让员工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得到较好的调整,带来的一些问题诸如员工对公司满意度下降,办公效率下降,甚至对公司效益方面造成直接影响等,尤其是员工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在中午小憩时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不能获得保证。
开放式办公环境等集中办公机构具有空间小、人员集中的特点,并且办公族具有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因此随时随地的小憩成为一级需求;同时在休息的过程中(趴睡)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健康的小憩成为二级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满足两个级别需求的午休支撑机构及午休枕,用以满足上班族的午睡质量。
现有的产品为午睡枕,其材质较软,没有适当的支撑力度,且高度不合适,会让使用者的颈椎、肩颈过度弯曲,久而久之造成一定劳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午休支撑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办公室人员午休时头部压迫手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午休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办公室人员午休时脊椎弯曲度较大造成相应疾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午休支撑机构,包括面部支撑部和手臂支撑部,所述手臂支撑部沿办公桌面水平设置,所述面部支撑部从所述手臂支撑部的前端斜向上延伸,呈悬空设置;所述面部支撑部与所述手臂支撑部通过光滑曲面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手臂支撑部与所述面部支撑部之间形成一41°—43°的夹角;
所述面部支撑部用于支撑额头的最高位置到所述手臂支撑部的底面之间的垂直投影距离为18cm—25cm。
进一步地,所述午休支撑机构采用ABS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面部支撑部的中心功能区域为与人的面部相适配的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面部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口鼻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边缘为平滑的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径的最长尺寸范围为10cm—15cm;所述通孔的孔径的最小尺寸范围为5cm—7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午休枕,包括午休支撑机构,所述面部支撑部和所述手臂支撑部的表面固定铺设有慢回弹海绵和三明治网布,所述慢回弹海绵的表面轮廓与所述面部支撑部的功能区域的轮廓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慢回弹海绵与所述三明治网布之间还设置有防潮垫。
进一步地,所述慢回弹海绵与所述三明治网布之间还设置有薰衣草香包。
进一步地,所述慢回弹海绵与所述面部支撑部之间通过子母粘扣连接,其中,子粘扣设置在所述面部支撑部上,所述母粘扣设置在所述慢回弹海绵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午休支撑机构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午休支撑机构,包括面部支撑部和手臂支撑部,手臂支撑部沿办公桌面水平设置,面部支撑部从手臂支撑部的前端斜向上延伸,呈悬空设置;面部支撑部与手臂支撑部通过光滑曲面平滑过渡连接;手臂支撑部与面部支撑部之间形成一41°—43°的夹角;面部支撑部用于支撑额头的最高位置到手臂支撑部的底面之间的垂直投影距离为18cm—25cm;这样能使得办公人员午休时面部贴附在面部支撑部上,手臂放置在手臂支撑部上,在这样的垂直距离和角度的共同作用下,办公人员无需将手臂作为头部的支撑点,同时,在18cm—25cm的安全距离作用下,后背的脊柱也不会过量弯曲,能够适度弯曲,让办公者其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可以舒适健康的小憩;本实用新型的午休支撑机构支撑材质坚固,将头部位置支撑于一个合理的高度,保证用户在趴睡的过程中对面部神经、手臂、头颈肩等不造成过多负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午休枕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慢回弹和三明治网面的结构,能够令使用者舒适,采用子母扣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枕头的替换和清洗,适当的角度和适当的距离的设定,让办公者其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可以舒适健康的小憩;午休支撑机构支撑材质坚固,将头部位置支撑于一个合理的高度,保证用户在趴睡的过程中对面部神经、手臂、头颈肩等不造成过多负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颂飞;张奥博;关键;熊红云,未经何颂飞;张奥博;关键;熊红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1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