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沥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6091.4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湟 |
主分类号: | A47J47/00 | 分类号: | A47J4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指一种流体沥除装置,用以沥除放置在该装置上的食物的流体。
背景技术
通常食物经清洗后会于表面残留有水份,不便于食用或是后续的烹煮,进行油炸烹煮时水份会造成油爆而有潜在危险;而经过水煮或是油炸烹煮后,其内含的水份及过多的油脂都会影响食用时的口感或味道,对于人体健康也有所影响。为了沥除水分或是油脂,最常见的作法,是利用重力方式或是风干方式沥除水份或油脂,或是在一般的盘体上放置供吸水或吸油的纸,利用纸纤维将水份或油脂吸附水份或油脂,其使用上会有诸多不便且增加纸的浪费。
因此,市面上才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69717号「多用途锅盘」,以供沥除食物上的水份及油脂。请参阅图1所示,为第M369717号「多用途锅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多用途锅盘1包含有一锅体11与一盘体 12,该锅体11的顶面形成有一凹陷区域111;该盘体12一体成型地结合于该锅体11的该凹陷区域111内,并突出于该凹陷区域111的表面,亦可将该盘体12设为和该锅体11分离,但可将该盘体12直接放置于该锅体11的该凹陷区域111;该盘体12的表面还设有延伸至该盘体12周缘的多个槽道121。其使用时,可将食物放置于该 盘体12上,使食物所含的水份或是油脂受重力影响而落于这些槽道121内并流至该凹陷区域111收集,且该多用途锅盘可放置于锅盘上时供蒸煮或烘烤之用。
然而,该多用途锅盘1在使用时,食物所含的水份或油脂是沿着槽道121而逐渐流至该凹陷区域111收集,但是水份或油脂不多时,则容易发生积留于该盘体12的问题;再者,这些槽道121设计上较为狭窄,对于水份及油脂的排流也会造成阻碍,相对于进行清洗时也是一大问题,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因此,有鉴于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精心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流体沥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沥除食物所含的液体如水份或油脂等,且减少液体积留于表面的机会,同时便于清洗的流体沥除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流体沥除装置,其供放置一食物,以沥除该食物表面的液体,包括:一盘体;一置放部,该置放部一体成型设置于该盘体一面的中央部位,该置放部的周缘具有一集液槽而形成一第一低点,该置放部中央内凹的一弧面形成一第二低点,该第二低点高于该第一低点,该置放部以中心向外辐射设有多条排液沟槽,以将所述弧面等分为多个集液面,各集液面上又分别具有延伸至所述排液沟槽的一斜面及至少一底环设于该盘体的另一面。
进一步,所述置放部周缘还具有一环凸缘。
进一步,所述盘体的对应所述各排液沟槽的另一面分别具有一补强部。
进一步,所述底环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所述盘体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之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流体沥除装置在使用时是同时利用集液面、斜面、排液沟槽等,将食物表面或内含的液体如:水或油等快速沥除,而大幅减少液体积留的机会。再者,这些斜面延伸至这些排液沟槽的设计,而便于液体的流动,使液体快速流至该排液沟槽内而被导入至该集液槽内;且能增加排液沟槽的开口面积,该种设计更能够便于清洗。
其中,该置放部周缘具有一环凸缘,形成供以放置该体积较大的食物或是其他承放食物的架体。
其中,该盘体的另一面对应排液沟槽分别具有一补强部,而可增加其使用时的强度,避免因为开设这些排液沟槽而使该盘体的厚度变薄影响强度,造成其容易破损。
其中,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变化性,底环的形状可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之一。该盘体的外形可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之一,故能有更多形状的变化性,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第M369717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各种状态示意图。
其中:
1...多用途锅盘
11...锅体
111...凹陷区域
12...盘体
121...槽道
2...流体沥除装置
21...盘体
211...补强部
22...置放部
221...集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湟,未经林永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6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