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理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6552.8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理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的功能在于增加步行时支撑的面,以减缓下肢或是身体骨骼结构所必须承担的负荷。可分担患者脚部的载重,减少因下肢肌肉无力所产生的跛行现象,例如退化性关节炎的患者。对于膝上截肢的病人,借着拐杖增加患者载重的力臂,可降低残肢与肢体间的反作用力。对于那些下肢有问题的病人,通常都会用到拐杖。现有的拐杖,无法将两个单独的拐杖组合成一个使用,也无法将一个拐杖拆分成两个拐杖使用,这样无论是使用或是携带,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护理拐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拐杖包括:
主杖,所述主杖包括第一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杖杆上的第一腋托杆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腋托杆位于所述第一把手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腋托杆上开设有一连接腔,所述第一把手上开设有一插接腔;
副杖,所述副杖包括第二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杖杆上的第二腋托杆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腋托杆位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上方,所述第二腋托杆与所述连接腔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插接腔插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腋托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腋托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形成有所述连接腔;
所述第二腋托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腋托杆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腔插拔连接的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形成有所述插接腔;
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插接腔插拔连接的插接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腔的腔壁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通孔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时,所述第一腋托杆及所述第二腋托杆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通孔的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腔的腔壁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插接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通孔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时,所述第一把手及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通孔的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腔内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插接端上设置有适于在所述定位槽内滑动的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把手上的所述插接端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形成一与所述插接腔插拔连接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端连接处形成一台阶面,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腔插接时,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一把手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相抵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孔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主杖及所述副杖上设置药品放置盒。
优选地,所述第一杖杆及所第二杖杆设置有用以检测路面积水的水浸报警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拐杖由主杖和副杖组成,主杖包括第一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杖杆上的第一腋托杆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腋托杆位于所述第一把手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腋托杆上开设有一连接腔,所述第一把手上开设有一插接腔;所述副杖包括第二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杖杆上的第二腋托杆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腋托杆位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上方,所述第二腋托杆与所述连接腔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插接腔插拔连接。需要使用护理拐杖的病人,可以将可单独使用的主杖和副杖组合成一个单独使用的拐杖,也可以将一个单独使用的拐杖拆分成可单独使用的主杖和副杖,方便不同病况的病人使用,同时也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杖1:
第一腋托杆11;
连接腔111;
定位孔1111;
第一杖杆12;
第一把手121;
插接腔1211;
定位槽1212;
副杖2;
第二腋托杆21;
连接端211;
通孔2111;
第二杖杆22;
第二把手220;
插接端221;
插接部2211;
定位部2212;
台阶面2213;
螺栓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6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