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9848.5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2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300381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油水 分离 蜂窝 清洗 不锈钢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领域加热炉所用除垢装置,尤其是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随着油田水驱、聚驱及高浓度聚驱和复合驱等采油工艺的技术提高,采出液成分越来越复杂化,现有填料处理含油污水的分离效果差,影响含油污水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填料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具有分离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包括填料。长300乘宽300乘高600毫米填料厚度方向上排列有六边形孔洞,六边形孔洞内切圆直径33毫米,标称堆比重359 kg/m3,比表面积160 m2/ m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由于采用长300乘宽300乘高600毫米填料厚度方向上排列有六边形孔洞,六边形孔洞内切圆直径33毫米,标称堆比重359 kg/m3,比表面积160 m2/ m3的结构。利用浅池沉淀原理提高油水分离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所以说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具有分离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左视图。
图中1-填料,2-六边形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包括填料1。填料1规格为长300乘宽300乘高600毫米,填料1厚度方向上排列有若干六边形孔洞2,六边形孔洞2内切圆直径33毫米,标称堆比重359 kg/m3,比表面积160 m2/ m3。填料1组块方式采用点焊—外包板组合式,确保每块填料成一体,波纹片不散落。堆比重:单位体积的填料重量单位:kg/m3,计算如下:堆比重=单位体积填料用料面积*板厚*材质密度=300m2乘0.00015乘7980kg/m3=359.1。
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适用于油水分离容器中的分离核心部分。其结构原理为:将浅池原理和聚结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特殊的内部分离构件和表面处理技术,保证了在一定设备容积内,可提供最大的油滴浮升面积,表面处理技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油滴聚结机会,并使水中的油滴在浮升中聚结,在聚结中浮升,且内部液流分布均匀,防止了液流的短路和沟流,故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可获得较高的脱油效果。传统分离能除去油珠的最小粒径为60μm,该油田油水分离用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的使用可将去油珠的最小粒径降为30μm。
蜂窝自清洗不锈钢填料的关键是在于借助浅池沉淀原理,制成波纹板变间距变水流流线,过水断面是变化的,水流呈扩散、收缩状态交替流动,产生了脉动正弦水流,使油珠之间增加了碰撞机率,促使小油珠变大,加快油珠的上浮速度,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同时变水流流线可以清洗填料表面,达到自清洗的目的促进其再生延长使用寿命;达到规定的使用期限还可以采用高温高压水进行清洗,使其再生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六边形内切圆直径33毫米,形成大蜂窝更加适合高浓度聚驱和复合驱等复杂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9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破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冷装置、终端后盖以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