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5112.9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霖;张秋梅;荆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霖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9/20;A61B9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外科 专用 多功能 吸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外科手术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手术积液,为了顺利的进行手术,必须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清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吸引,而且针对不同的情况还需要用不同的吸引装置进行工作,以此会造成加的麻烦,还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安全性差,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的一侧设有污水箱,污水箱的一侧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污水箱的一侧连接,所述真空泵的一侧设有穿线导管,且穿线导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一侧且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两侧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且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一端均有滑动按钮,所述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吸头,并且手柄外侧设有控制按键,所述真空泵的上方设有L型隔板,且L型隔板上设有吸风机,吸风机的进气口通过导管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且吸风机的上方设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上方的箱体上设有多个通风槽,所述真空泵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真空泵、吸风机、控制按键和紫外线杀菌灯。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位于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之间,并且照明灯电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橡胶皮垫,橡胶皮垫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灯通过支撑架与箱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上设置了污水箱和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将手术中产生的液体吸取到污水箱中,手柄两侧的两个滑动凹槽内设置了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在手术时,通过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可以在不同的情况进行快速的切换,为手术提供了方便,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吸风机和紫外线杀菌灯,通过吸风机可以将手术台周围的空气吸入到箱体中,再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更加确保手术的成功,手柄的一端上设置有照明灯,在吸取液体时,通过照明灯可以使医护人员看的更加的清楚,该脑外科专用多功能吸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能够及时的吸取废液,而且还能够对手术台周围的空气进行杀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二吸管、3吸头、4第一吸管、5滑动按钮、6控制按键、7手柄、8穿线导管、9照明灯、10紫外线杀菌灯、11L型隔板、12污水箱、13真空泵、14控制器、15吸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霖,未经李佳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5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痰专用压舌板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引流压力的血管外科用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