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坡模拟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9412.4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园;周海清;周燕玲;刘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31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模拟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模拟实验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滑坡模拟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其中尤以边坡滑动造成的灾害为巨。多年来,相关领域的教研以及工程实践人员从不同方面对滑坡产生机理、治理措施的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利用滑坡模拟试验来进行研究具有结果可靠、科研价值高、相比原位测试预算低、测定目标多样化等优点,且所得数据成果易于分析整合后应用工程实践之中,故该类研究方法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普遍青睐。
但是随着分析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诱发山体滑坡的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边坡坡脚的不断冲刷等。但目前缺少关于地震等不利条件作用下滑体解体、崩解等对山体滑坡影响的分析实验装置平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坡模拟实验平台,来分析横向和/或纵向震动对山体滑坡影响因素。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坡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回收平台、滑坡平台和支撑结构,所述回收平台设置在滑体从所述滑坡平台上滑落的出口处,支撑结构与回收平台和滑坡平台支撑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作用下,滑坡平台相对回收平台的转动来调整滑坡平台的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模拟在地震横波和纵波的振动台,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振动台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腿和顶升油缸;所述支撑腿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回收平台和所述滑坡平台的下端,所述顶升油缸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坡平台的底面上,另一端通过与其相连的转动座固定连接振动台上。
进一步,在所述滑坡平台的上端处设有与之连接的存贮平台,在所述存贮平台与滑坡平台的连接处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用于控制存贮平台内滑体向下滑动的开闭。
进一步,在所述存贮平台上设有限制滑体起始滑动宽度的左右挡板,所述左右挡板上、下延伸形起始存贮滑体的存贮通道,所述存贮通道下端的剪出口与所述阻隔板配合控制滑体向下滑动的开闭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存贮通道外设置有分别调节所述左右挡板相对位置的左右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均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螺纹杆、螺母座和手轮;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存贮通道外的所述存贮平台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在支撑柱上的螺母座后与对应的左右挡板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存贮平台或滑坡平台上设置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连动气缸、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间隔布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阻隔板;所述连动气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阻隔板转动连接;通过连动气缸内活塞杆的伸缩状态的切换,来控制滑体向下滑动的开闭。
进一步,在所述滑坡平台上滑体滑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防止散落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滑坡平台形成滑动通道。
进一步,在所述回收平台上设与之配合呈撮箕状的围板,宽度大于等于滑动通道出口的撮箕口正对所滑动通道设置。
进一步,所述回收平台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坡平台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能模拟横向和纵向振动的振动台,有助于实验过程中观测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对滑体滑动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的顶升顶升油缸和滑坡平台配合能对滑体滑动的坡度进行调节。
3、左、右调节机构对左右挡板相对位置的调节,能对不同厚度、宽度、不同长度的滑体进行实验。同时还能调整滑体相对于滑动通道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控制滑动通道对滑体解体、崩解与否的干涉影响,如此可以实现滑动通道对滑体滑动解体、崩解的无干涉、单侧干涉或者双侧干涉。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气动连动机构控制实验开闭,机构简单,操作方便。
5、回收平台和位于其上的围板能方便回收滑体,以减小实验后续处理清洁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台、2-回收平台、21-围板、3-滑坡平台、31-隔板、4-支撑结构、41-支撑腿、42-顶升油缸、5-存贮平台、51-左右挡板、53-存贮通道、54-阻隔板、6-连动机构、61-连动气缸、62-第一支撑架、63-第二支撑架、7-左右调节机构、71-调节结构、711-支撑柱、712-螺纹杆、713-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9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绿体光电模型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控制的矿井透水蔓延过程模拟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