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养水紫砂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9642.0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韩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哇赛宝养水紫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0 | 分类号: | A47G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142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紫砂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双层养水紫砂壶。
背景技术
紫砂壶是日常泡茶、收藏的良品,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目前市面上的紫砂壶大部分都造型单一,紫砂壶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现有的紫砂壶大部分都未做防滑处理,对于新手握持不稳,易失手摔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滑且具有更好的握持手感的紫砂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养水紫砂壶包括壶本体与壶盖,所述壶本体包括壶身以及设置在壶身上的壶把手与壶嘴,所述壶身由内外两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壶身的外层为原矿紫砂层,内层为电气石层、麦饭石层或锗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壶本体为扁球状,所述壶把手整体为半环状,其上设有三个第一凸起棱将其隔成四段;所述壶嘴整体上翘且其口径在远离壶身方向逐渐变小,壶嘴外壁设有一个第二凸起棱将其隔成两段;所述壶盖包括壶盖本体以及半环状的壶盖把手,所述壶盖把手上设有两个第三凸起棱将其隔分成三段,壶盖本体顶部设有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壶把手被所述第一凸起棱隔成的四段从上到下依次为:与壶身相连的第一段、用于容纳手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与壶身相连的第四段,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可容纳一个手指把持,所述第三段的长度可容纳两个手指握持。
进一步地,所述壶把手为人耳形半环状,其最高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凸起棱,且两个第一凸起棱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手指的宽度小于两个手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棱、第二凸起棱以及第三凸起棱均为竹节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把手与壶盖本体之间围成的空隙可供一根手指伸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紫砂壶在壶把手、壶盖以及壶嘴这些经常握持的部位均设有防滑凸起棱,且通过在控制壶把手的形状以及设置凸起棱的位置使得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握持手感,可有效节省握持力道且更好地掌握紫砂壶的重心;在壶身内部设置养水层,可使水质达到较佳状态,并且防止茶变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双层养水紫砂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双层养水紫砂壶,包括壶本体1、壶盖2,所述壶本体1包括扁球状的壶身11以及设置在壶身11上的壶把手12与壶嘴13,所述壶把手12整体为半环状,其上设有三个第一凸起棱将其隔成四段;所述壶嘴13整体上翘且其口径在远离壶身方向逐渐变小,壶嘴13外壁设有一个第二凸起棱将其隔成两段;所述壶盖2包括壶盖本体21以及半环状的壶盖把手22,所述壶盖把手22上设有两个第三凸起棱将其隔分成三段,壶盖2本体顶部设有气孔。将壶身11做成扁球状,可有效降低紫砂壶重心,防止其侧翻。在壶把手12、壶嘴13以及壶盖把手22上设置凸起棱可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
所述壶身11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外层为原矿紫砂层,其内层为养水层,养水层为电气石层、麦饭石层或锗石层。在壶身11内部设置养水层,可在泡茶过程中起到养水的作用,使得水质达到较佳状态,且能进一步提高紫砂壶的防变质作用。
所述壶把手12被所述第一凸起棱隔成的四段从上到下依次为:与壶身11相连的第一段、用于容纳手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与壶身11相连的第四段,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可容纳一个手指把持,所述第三段的长度可容纳两个手指握持。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拿壶的人更易掌握壶的重心,端持平稳。
所述壶把手12为人耳形半环状,其最高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凸起棱,且两个第一凸起棱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手指的宽度小于两个手指的宽度。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达到最佳受力状态,握持省力。
所述第一凸起棱、第二凸起棱以及第三凸起棱均为竹节形状。将凸起棱做成竹节形状不仅可将凸起棱美化,同时由于竹节式的凸起棱与壶把手之间具有更好的过渡弧度,可以提高握持手感。
所述壶盖把手22与壶盖本体21之间围成的空隙可供一根手指伸入,这样可供人手指伸入空隙拿起壶盖,有效防止壶盖跌落。
本实用新型的紫砂壶在壶把手、壶盖以及壶嘴这些经常握持的部位均设有防滑凸起棱,且通过在控制壶把手的形状以及设置凸起棱的位置使得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握持手感,可有效节省握持力道且更好地掌握紫砂壶的重心;在壶身内部设置养水层,可使水质达到较佳状态,并且防止茶变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哇赛宝养水紫砂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哇赛宝养水紫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9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