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3292.3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边晓强;张勇;王旭;张月娟;冷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sagd 原理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稠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热采是提高原油产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加热油藏来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在地层的渗流能力。SAGD开采方式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法。目前有用于观察SAGD泄油的实验装置,但是在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上存在着某种不足之处,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SAGD原理实验装置不能体现出直井—水平井这种类型的泄油过程,而且只有SAGD的生产阶段,SAGD有四个阶段,分为循环预热阶段,蒸汽腔上升阶段,蒸汽腔扩展阶段,SAGD生产阶段,同时也没有考虑到隔夹层、盖层等条件对SAGD生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SAGD的四个阶段:循环预热阶段,蒸汽腔上升阶段,蒸汽腔扩展阶段,SAGD生产阶段,而且可以考虑隔夹层,盖层等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课用于科普类和实验教学仪器,使人们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SAGD的生产原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缸、L形中空管、玻璃珠、石蜡、中空管、第一蒸汽发生装置、第二蒸汽发生装置、第三蒸汽发生装置、第四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抽油装置、第二抽油装置;
所述玻璃珠、石蜡均安装在玻璃缸内,所述第一蒸汽发生装置、第二蒸汽发生装置、第三蒸汽发生装置、第四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抽油装置、第二抽油装置均位于玻璃缸的上方;
所述L形中空管上端与第二抽油装置连接,下端位于石蜡内,所述L形中空管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二蒸汽发生装置、第四蒸汽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中空管上端与第一抽油装置连接,下端位于位于石蜡内,所述中空管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蒸汽发生装置、第三蒸汽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中空管、L形中空管的下端外壁上均设有出气孔,所述中空管下端位于L形中空管下端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玻璃缸上端设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具有两个圆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玻璃缸内设有泥岩盖层板,所述泥岩盖层板位于石蜡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玻璃缸内设有泥岩隔夹层板,所述位于石蜡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玻璃缸为绝热玻璃缸。
进一步的是,所述L形中空管为L形中空玻璃管,所述中空管为中空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科普类和实验教学仪器,使人们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玻璃缸,2-出气孔,3-L形中空管,4-玻璃珠,5-石蜡,6-泥岩隔夹层板,7-泥岩盖层板,8-第一蒸汽发生装置,9-第二蒸汽发生装置,10-第三蒸汽发生装置,11-第四蒸汽发生装置,12-第一抽油装置,13-第二抽油装置,14-空腔,15-中空管,16-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井—水平井SAGD泄油原理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缸1、L形中空管3、玻璃珠4、石蜡5、中空管15、第一蒸汽发生装置8、第二蒸汽发生装置9、第三蒸汽发生装置10、第四蒸汽发生装置11、第一抽油装置12、第二抽油装置13;所述玻璃珠4、石蜡5均安装在玻璃缸1内。
所述第一蒸汽发生装置8、第二蒸汽发生装置9、第三蒸汽发生装置10、第四蒸汽发生装置11、第一抽油装置12、第二抽油装置13均位于玻璃缸1的上方;
L形中空管3和中空管15上的管道外壁与内壁之间为空腔14,所述L形中空管3上端与第二抽油装置13连接,第二抽油装置13与L形中空管3相通,下端位于石蜡5内,所述L形中空管3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二蒸汽发生装置9、第四蒸汽发生装置11连接,且第二蒸汽发生装置9、第四蒸汽发生装置11均与L形中空管3内的空腔14相通;
所述中空管15上端与第一抽油装置12连接,第一抽油装置12与中空管15相通,下端位于位于石蜡5内,所述中空管15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蒸汽发生装置8、第三蒸汽发生装置10连接,第一蒸汽发生装置8、第三蒸汽发生装置10均也与中空管15内的空腔14相通;
所述中空管15、L形中空管3的下端外壁上均设有出气孔2,所述中空管15下端位于L形中空管3下端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3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