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6157.4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谭伦;张晓光;叶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信伟业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罗立冬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伴热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伴热系统就是通过电功率元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来补充管线散发的热量,使管线内的介质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保证水管防冻,防止水管开裂。目前的管道电伴热系统还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包括管道、管道温度传感器以及敷设在所述管道上的发热电缆,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伴热控制箱,所述发热电缆通过电源电缆与所述电伴热控制箱连接,所述管道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与所述电伴热控制箱连接,该电伴热控制箱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温度来判定发热电缆的开启或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电伴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该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靠近管道的位置上,主要用来检测管道所处的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与电伴热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温度传感器紧贴管道安装,且与发热电缆保持5cm以上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电伴热控制箱内设有报警系统,其根据自身检测系统检测回的数据来发出各种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电伴热控制箱内设有多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与至少一根发热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模块可与两根发热电缆连接形成两个电伴热回路,并能同时控制这两根发热电缆的启停且互不干涉。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发热电缆以主备模式同时敷设于同一根管道上或以单主缆模式分别敷设于两根管道上,给2根管道伴热。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模块可以自由组合成多回路的电伴热控制箱。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电缆以及与该发热电缆作用于同一管道上的管道温度传感器和/或环境温度传感器均连接于同一个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集中监控箱,该集中监控箱与多个所述电伴热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综合监控系统,该综合监控系统与集中监控箱连接,使得在监控终端就可以看到每一台电伴热控制箱的工作状态(温度、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申请的具体部件以及连接方式等设置使得监控更方便、且不会出现错误、误差以及相关干涉的状况,其能够更好的对管道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伴热电缆的温度、运行状态等进行监测和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伴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中监控箱和电伴热控制箱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是该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伴热控制系统,包括管道11、管道温度传感器7以及敷设在所述管道11上的发热电缆8;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伴热控制箱9,所述发热电缆8通过电源电缆与所述电伴热控制箱9连接,所述管道温度传感器7通过信号电缆与所述电伴热控制箱9连接,该电伴热控制箱9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温度来判定发热电缆8的开启或停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伴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6,该环境温度传感器6设置于靠近管道11的位置上,主要用来检测与其靠近的管道11所处的环境温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6与电伴热控制箱9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道温度传感器7紧贴管道11安装,且通常与发热电缆8保持5cm以上的距离,这样所测定的值更精确、更与管道11的温度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信伟业保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信伟业保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6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季室外供水管道防冻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供热热力入口防雨保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