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9145.9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宝贵;全小明;杨俊兴;张华;陈巧玲;林雪梅;戴雪梅;王小俊;梁秋金;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欧阳凯 |
地址: | 5104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足外旋 足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髋、全膝置换术、截瘫患者、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及下肢手术后需要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的患者的术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
背景技术
全髋、全膝置换术、截瘫患者、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及下肢手术后需要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的患者的术后的康复,现有技术是在用木板做成“丁字鞋”,患者穿着“丁字鞋”,然后把“丁字鞋”固定在床架上,此康复方法,存在如下技术缺陷:患者在床上根本不能移动患肢,更不能进行功能锻炼,很容易引起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而且护理工作量大,每班要拆开“丁字鞋”来观察足部受压部位皮肤,观察足跟部位是否引起压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康复效果好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包括底板、后挡板和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安装在底板的两侧,两块侧板均开有若干透气孔,后挡板安装在底板和两块侧板的后方,后挡板的宽度大于底板,后挡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到两块侧板之外,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前方和上方敞开,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放置于床上,后挡板顶着床尾支架。
所述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内放置一个医用水垫,医用水垫上面放置毛巾,患者的小腿和脚踝放置于垫有毛巾的医用水垫上,足底顶着后挡板。
所述底板、后挡板、两块侧板的厚度为1.5mm-3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患者的脚踝放置于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内,足底顶着后挡板:①、很好的保持了肢体功能位,有效的防止足外旋、足下垂,在改进后的外旋合安全系数大大增加;②、同时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避免引起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加快康复效果,减少了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费用;③、适用于全髋、全膝置换术、截瘫患者、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及下肢手术后需要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的患者。
2、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内放置一个医用水垫,医用水垫上面放置毛巾,患者的小腿和脚踝放置于垫有毛巾的医用水垫上,患者感觉舒适度明显增加,足跟部位压疮例数大大减少,护理起来非常方便。
3、后挡板的宽度大于底板,后挡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到两块侧板之外,增加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稳定性,不会产生侧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包括底板1、后挡板2和两块侧板3,所述两块侧板3安装在底板1的两侧,两块侧板3均开有3个透气孔4,后挡板2安装在底板1和两块侧板3的后方,后挡板2的宽度大于底板1,后挡板2的两侧5分别延伸到两块侧板3之外,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前方和上方敞开,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放置于床上,后挡板2顶着床尾支架。
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内放置一个医用水垫,医用水垫上面放置毛巾,患者的小腿和脚踝放置于垫有毛巾的医用水垫上,足底顶着后挡板2。
底板1、后挡板2、两块侧板3的厚度为2mm。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9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