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26579.1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江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834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弦乐器 滑臂式 变调 | ||
1.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1)、保持架(2)和中臂(3);
所述变调夹主体(1)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
所述分支Ⅰ(101)上设有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
所述保持架(2)包括弹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弹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开有螺纹孔(2021);
所述滑臂(203)的顶端通过通孔Ⅰ(1011)与分支Ⅰ(101)相连,所述滑臂(203)的底端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所述把手(202)垂直于滑臂(203);所述滑臂(20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中臂(3)通过通孔Ⅱ(1012)铰接在变调夹主体(1)上;所述中臂(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101)的整体结构呈两段相连的弧形,所述两段弧形的圆心位于不同侧,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的弧形圆心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还包括托柄(204),所述托柄(204)的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托柄(204)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托柄(204)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204)的上支与分支Ⅰ(101)连接在一起,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开有通孔Ⅳ(1015),所述通孔Ⅳ(1015)与通孔Ⅰ(1011)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
所述滑臂(203)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通孔Ⅰ(1011)、通孔Ⅳ(1015),并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设有通孔Ⅴ(1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臂(203)的两端同时设有螺纹,所述滑臂(203)与分支Ⅰ(101)相连的一端安装有滑臂帽(2031),所述滑臂帽(2031)旋入滑臂(203)的顶端,所述滑臂帽(2031)位于半包围区域S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10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滚动轴承(1014),所述滚动轴承(1014)嵌入通孔Ⅰ(1011)的内壁,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
所述滚动轴承(1014)的轴线与通孔Ⅰ(1011)的轴线平行且对称;
一个所述滚动轴承(1014)通过通孔Ⅴ(1016)与托柄(204)相连;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2)与滑臂(203)相连的一端顶部安装有定位头(2022),所述定位头(2022)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臂(203)与定位头(2022)相连的一端顶部设有相契合的螺纹孔;
所述定位头(2022)支顶在中臂(3)上;所述中臂(3)与定位头(2022)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江,未经王龙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65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剪切变稀型流体的冷凝管
- 下一篇:立式废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