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6099.1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万正红;余雯雯;周丹;张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鸿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脉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实践中,当患者以及自身内瘘还未建立好的时候,常常需要体内插管进行透析治疗。传统的固定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是通过胶布将导管与皮肤粘贴在一起,由于颈内静脉置管的时间较长,患者很容易将胶布弄脱落,从而造成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申请号201420491184.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颈内静脉置管保护带”,该保护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颈内静脉置管直接用胶布粘贴在患者皮肤表面,容易造成脱落的安全隐患问题,但由于其结构的局限,在使用中颈内静脉置管仍然不能完全的固定在患者不容易弄脱落的安全位置,因而需要一种能将颈内静脉置管有效固定在某一安全位置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此种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颈内静脉置管不能有效固定在患者某一安全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头箍和支杆;所述头箍为圆环状非闭合的箍体,其两端附近设有相互匹配的按扣,用于调节头箍的大小;所述支杆表面设有卡环,用于固定安装颈内静脉置管,支杆的一端固连在头箍侧面下部,与头箍形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卡环为1—3个。
优选的,头箍的高宽为1—2cm,头箍和支杆为具有弹性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由于该装置的支杆表面设有卡环,该卡环能够有效固定颈内静脉置管,相较于用胶布直接将置管粘贴于皮肤表面,其固定方式更加方便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使用状态图;
图中,1—头箍、2—支杆、3—按扣、4—卡环、5—颈内静脉置管、6—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提出的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头箍1和支杆2;所述头箍1为圆环状非闭合的箍体,高宽为1cm,其两端附近设有相互匹配的四个按扣3,且该按扣3沿头箍1轴线方向在头箍1的两端均匀分布,用于调节头箍1的大小;所述支杆2表面设有一个卡环4,用于固定安装颈内静脉置管5,支杆2的一端垂直固连在头箍1侧面下部,与头箍1形成一体化结构。
使用时,支杆2朝下,通过按扣3的连接将头箍1的大小调整为合适戴在患者头部6,再将颈内静脉置管5卡接在支杆2表面设的卡环4内,使得颈内静脉置管5通过卡环4固定在支杆2侧面。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所述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头箍1和支杆2;所述头箍1为圆环状非闭合的箍体,高宽为2cm,其两端附近设有相互匹配的6个按扣,且该按扣沿头箍1的轴线方向在头箍1的两端均匀分布,用于调节头箍1的大小;所述支杆2表面设有3个卡环,用于固定安装颈内静脉置管5,支杆2的一端垂直固连在头箍1侧面下部,与头箍1形成一体化结构。
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进行具体实施,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6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输入电压检测功能的电源供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式打印机的低功耗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