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蓝光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3995.0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强;方晓东;方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5/14 | 分类号: | B32B25/14;B32B25/20;B32B25/08;B32B27/36;B32B27/0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蓝光保护膜。
背景技术
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电子产品的显示屏中。蓝光的波长短,具有极高的能量,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
现有普通的屏幕保护膜大都不能过滤蓝光,对使用者的眼睛刺激较大,很容易引起眼睛酸涩、疼痛等不适症状,长期使用对眼睛伤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滤除高能蓝光短波、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并且可以保护屏幕因外力冲击而损坏的防蓝光保护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包括硬化层、防爆层、防蓝光层、PET层以及硅胶层,所述硬化层、所述防爆层和所述硅胶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所述防蓝光层设置于所述硬化层与所述防爆层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防爆层与所述硅胶层之间;
所述防爆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所述PET层贴设于所述防爆层的上表面和所述防蓝光层的上表面的至少一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防爆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防蓝光层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50-130μm,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25-30μ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硬化层、所述防蓝光层、所述防爆层以及所述硅胶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T层贴设于所述防蓝光层的上表面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硬化层、所述防爆层、所述防蓝光层以及所述硅胶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T层贴设于所述防爆层的上表面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硬化层、所述防爆层、所述防蓝光层以及所述硅胶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防爆层的上表面和所述防蓝光层的上表面上均设有PET层,设置于所述防爆层的上表面上的为第一PET层,设置于所述防蓝光层的上表面上的为第二PET层。
可选地,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防爆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防蓝光层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20-130μm,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25-30μm。
可选地,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防爆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防蓝光层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25-30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125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50μ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硬化层的上部还贴设有PVC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保护膜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作为防爆层,同时在防爆层的上部或下部设置防蓝光层,并与硬化层、PET层以及硅胶层组合层叠贴设,在提高保护膜的机械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滤除高能蓝光短波、防止眼睛受到伤害。经测试,该防蓝光保护膜的硬度至少为5H,可高达9H,能够过滤40%以上的有害蓝光。
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保护膜可以保护屏幕因外力冲击而损坏,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刮花性能,不易开脱,并且能够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此外,在屏幕上贴设该保护膜时无需在硅胶层上另行涂敷黏胶剂就可以令保护膜紧贴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蓝光保护膜的第一种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蓝光保护膜的第二种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防蓝光保护膜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3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
- 下一篇:用于耳机的TYPE‑C连接器以及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