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弹射式进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7879.6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育;车彦忠;邵素菊;华金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弹射 进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灸弹射式进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医临床常用的针灸进针是徒手进针或者将针灸针装于一套管内使用,用于临床时多依据医生自身的感觉,针灸时进针比较随意,对针灸进针力度(速度)、角度、深度缺乏具体量化指标,缺乏科学性。目前公开“一种连续自动针灸进针器”,申请号 201310093184.6;“一种针灸自动进针器” ,申请号:201420199688.6,以上两种实用新型均未解决针灸进针力度(速度)、角度、深度的量化,不能保证使用效果和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针灸弹射式进针器,可有效解决随意控制针灸进针力度(速度)、角度、深度量化,并且能够连续进针,保证使用效果和疗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夹、击发器和角度定位器,针夹装在击发器的针夹卡槽内,击发器下部经转动轴装在角度定位器上,构成拆装式结构,所述的针夹结构是,夹壳内前部装有前挡板,夹壳内后底部装有后挡板,后挡板前的夹壳内经弹簧装有竖向的推板,针夹口部侧面有竖向的推针入镗孔,推板与前挡板之间构成储针仓,储针仓上部在夹壳上开有装针槽(图中未标示);所述的击发器结构是,击发器壳体的上部前面装有击发按钮,左侧面上装有变档推拉杆按钮,后侧面上有推针入镗按钮,右侧面上有用于卡装针夹的卡槽孔(图中未标示),击发器壳体上部有手柄,下部有角度定位器卡头,卡头卡装在角度定位器上,击发器壳体下部后侧面上竖向设有刻度尺,刻度尺与卡槽孔相近处的后侧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推拉按钮,击发器壳体内在变档推拉杆按钮上装有上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回拉弹簧,手柄的空腔内装有击发弹片,击发弹片下部置有与变档推拉杆按钮相连的变档推杆,与击发按钮相连的击发杠杆与推板之间装有击发弹簧,击发杠杆上设有击发弹片的定位台阶,击发弹片正下方的击发器壳体内有储针道,击发器壳体下部内有与储针道对应的出针道,深度定位推拉按钮与置于出针道处的深度固定片相连接;所述的角度定位器是由马鞍型的支架和支架上部两端的支撑孔和角度参数线构成,卡头经卡头上的转轴卡装在支撑孔内,构成击发器角度可调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解决针灸进针时对力度、角度、深度等要素的量化,并且能够连续进针,保证使用效果和疗效的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击发器和针夹部分的剖面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击发器部分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夹、击发器和角度定位器,针夹装在击发器的针夹卡槽内,击发器下部经转动轴装在角度定位器上,构成拆装式结构,所述的针夹结构是,夹壳1内前部装有前挡板8,夹壳内后底部装有后挡板1-3,后挡板1-3前的夹壳内经弹簧12装有竖向的推板13,针夹口部侧面有竖向的推针入镗孔1-1,推板13与前挡板8之间构成储针仓1-4,储针仓上部在夹壳上开有装针槽(图中未标示);所述的击发器结构是,击发器壳体2的上部前面装有击发按钮9,左侧面上装有变档推拉杆按钮5,后侧面上有推针入镗按钮6,右侧面上有用于卡装针夹的卡槽孔(图中未标示),击发器壳体上部有手柄7,下部有角度定位器卡头3,卡头3卡装在角度定位器上,击发器壳体下部后侧面上竖向设有刻度尺11,刻度尺与卡槽孔相近处的后侧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推拉按钮10,击发器壳体内在变档推拉杆按钮5上装有上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回拉弹簧14,手柄7的空腔内装有击发弹片15,击发弹片下部置有与变档推拉杆按钮5相连的变档推杆5-1,与击发按钮9相连的击发杠杆9-1与推板13之间装有击发弹簧19,击发杠杆9-1上设有击发弹片15的定位台阶18,击发弹片15正下方的击发器壳体内有储针道17,击发器壳体下部内有与储针道对应的出针道16,深度定位推拉按钮10与置于出针道16处的深度固定片10-1相连接;所述的角度定位器是由马鞍型的支架4和支架4上部两端的支撑孔4-2和角度参数线4-1构成,卡头3经卡头上的转轴卡装在支撑孔4-2内,构成击发器角度可调结构。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针夹与击发器经连接卡槽及卡片1-5卡装在击发器的卡槽孔上,构成拆装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7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胶布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的带胶布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