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助视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8175.0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昌;李桂平;周秀荣;王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坤昌;李桂平;周秀荣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90/00;A61B9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助视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助视杆,属于医疗诊断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诊断程序中,大多数医生依托自身观察和医疗设备的两种检查方式,然而对于一些如临产孕妇、重度外伤等无法进行体位变换或移动病人的诊疗观察中,存在着医生或护士需要多角度多位置诊疗观察时费时费力,极为不便,且易延误诊疗的最佳时机(如产科分娩时机的把握等)。
现有市场上的自拍杆设备,可以很好地为医护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检查病人提供便捷,然而,其结构设计均旨在用于生活应用领域(大多用于广角度拍照,其结构设计并不十分适用于医疗诊断的场合)。
基于上述应用层面的不同需求,本案旨在研发设计一种医用助视杆,结合医疗诊断中的实际应用要求,实现其电动伸缩可控,视觉亮度可补光的结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多角度协同进行诊断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自拍杆的结构基础,提供一种医用助视杆,实现其在医疗诊断辅助设备上的新应用,同时,基于新型的电控伸缩螺杆以及补光结构的引入,提高了助视杆在低光照环境下的诊疗要求,提高了助视杆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助视杆,包括:手柄、伸缩杆、固定支架及反光镜片,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设有助视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夹持件,所述反光镜片通过所述夹持件固定夹持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固定块、固定块上的夹持件以及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块,且与螺母螺纹连接。以达到固定连接,且具备转动功能,可调节固定支架的角度,以便于反光镜片的角度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还内置有电源组、电源开关、充电电路、充电接口、步进电机、步进开关,所述手柄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电源开关、充电接口以及步进开关分别从所述手柄的外侧显露出的开口;所述充电接口、电源组、电源开关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源组、步进开关、步进电机也依次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开设有控制助视灯开关的补光按钮,所述助视灯通过所述补光按钮电性连接到所述电源组上。通过所述补光按钮,实现对前端固定支架两侧的助视灯的启闭的有效控制。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四级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为通用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助视杆,完全应用在医疗辅助器械行业,具有显著的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多方向的病人病理特征的功能,基于前端的助视灯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在低光照环境下,增加使用效果,为医护人员观察病人不同角度的病灶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特殊医疗环境下,例如产科,需要随时观察孕妇产程情况,又无法让病人处于一个较好的观察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助视杆,起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轻松地进行诊疗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助视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助视杆电性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伸缩杆,2-手柄,3-电源组,4-开口,5-夹持件,6-反光镜片,7-螺栓,8-螺母,9-固定块,10-电源开关,11-步进开关,12-步进电机,13-充电电路,14-充电接口,15-补光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助视杆结构分解示意图及其所述的部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用助视杆,包括:手柄2、伸缩杆1、固定支架及反光镜片6,伸缩杆1的一端与手柄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设有助视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夹持件,所述反光镜片通过所述夹持件固定夹持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固定支架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杆1端部的固定块9、固定块9上的夹持件5以及螺栓7和螺母8;螺栓7穿过固定块9,且与螺母8螺纹连接。以达到固定连接,且具备转动功能,可调节固定支架的角度,以便于反光镜片6的角度调节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坤昌;李桂平;周秀荣,未经王坤昌;李桂平;周秀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8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机交叉式搅拌桨叶
- 下一篇:甲醇制烃类流化床反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