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坚果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9737.3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坚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夹。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核桃、板栗等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坚果,但它们坚硬的外壳给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困扰,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等力量较弱的人群,打开坚果对于他们显得比较费力。因此,有一个方便省力的坚果夹工具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普遍使用的各种坚果夹大都采用两根很窄的夹片,通过将被夹坚果裸露在外面并将坚果外壳夹破,但这种坚果夹及其夹破方式会在夹碎坚果时让坚果外壳及果仁四处飞溅掉落地上,既不卫生也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将坚果容纳在腔体中并通过在腔体中将坚果挤破的坚果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坚果夹,包括用于容纳被夹坚果的夹体、可旋入夹体中并挤压被夹坚果而将被夹坚果挤破的挤压杆,夹体设有用于容纳被夹坚果的空腔,夹体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挤压杆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外螺纹旋入内螺纹从而挤压杆穿过通孔进入空腔中,从而空腔中的被夹坚果被挤压杆的内端端部挤压。采用带空腔的夹体,通过螺纹将挤压杆不断旋入空腔中并挤压被夹设于空腔中的被夹坚果而将被夹坚果的果壳挤破,使得挤破果壳后的散开的果壳及果仁均留在空腔内,避免了挤压被夹坚果过程中果壳及果仁四处飞溅而可能伤及人体,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又不损失果仁;该坚果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便利,使用效率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作为优选,空腔一侧设有供被夹坚果放入的空腔开口,空腔另一侧设有与夹体连为一体的空腔封闭面,被夹坚果夹设于空腔封闭面与空腔内壁形成的空腔空间中,从而被夹坚果被挤压杆的内端端部挤压。
作为优选,空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更好的适应大多数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坚果。
作为优选,挤压杆的外端端部设有与挤压杆连为一体的螺母,既能提高力的传导,又更加便利,并且一体式的螺母与挤压杆加工简单,容易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挤压杆的外端端部固定设有旋拧手柄,使得拧动旋拧手柄带动挤压杆挤压被夹坚果时更省力,使用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旋拧手柄的外形为半圆球形,能更好的适应手掌掌心,使得将旋拧手柄握在手掌并用力拧动时更省力,使用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带空腔的夹体,通过螺纹将挤压杆不断旋入空腔中并挤压被夹设于空腔中的被夹坚果而将被夹坚果的果壳挤破,使得挤破果壳后的散开的果壳及果仁均留在空腔内,避免了挤压被夹坚果过程中果壳及果仁四处飞溅而可能伤及人体,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又不损失果仁;该坚果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便利,使用效率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坚果夹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坚果夹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坚果夹,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容纳被夹坚果的夹体2、可旋入夹体2中并挤压被夹坚果而将被夹坚果挤破的挤压杆3,夹体2设有用于容纳被夹坚果的空腔,夹体2设有带内螺纹25的通孔24,挤压杆3设有与内螺纹25相匹配的外螺纹30,通过外螺纹30旋入内螺纹25从而挤压杆3穿过通孔24进入空腔中,从而空腔中的被夹坚果被挤压杆3的内端端部挤压。
本实施例中,空腔一侧设有供被夹坚果放入的空腔开口21,空腔另一侧设有与夹体2连为一体的空腔封闭面23,被夹坚果夹设于空腔封闭面23与空腔内壁22形成的空腔空间中,从而被夹坚果被挤压杆3的内端端部挤压。
本实施例中,空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挤压杆3的外端端部设有与挤压杆3连为一体的螺母1。
本实施例中,使用坚果夹对坚果进行果壳挤破过程为:先将被夹坚果从空腔开口21放入空腔中,再拧动螺母1带动挤压杆3往空腔中行进至顶住被夹坚果,此时被夹坚果被挤压杆3顶住并被空腔封闭面23和空腔内壁22限制住,然后用手用力拧动螺母1带动挤压杆3逐渐往空腔中行进而对被夹坚果进行挤压作用,直至坚果果壳被挤破后停止拧动螺母1,实现果壳的挤破。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9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束耦合装置
- 下一篇:祼眼光栅3D照片自动对位装置及对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