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脐灸用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6183.X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连雪;王海燕;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脐灸用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脐疗中脐灸时用的灸器。
背景技术: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脐疗的临床作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根据古今文献和临床应用体会,脐疗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等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主要治疗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
目前,对患者进行脐灸时,通常是用自来水调和面粉制成面圈,面圈绕肚脐一周,在肚脐上围成圆形结构,内腔为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下口与患者肚脐对应,且与患者脐孔大小一致。取药粉适量,填满患者肚脐,用艾炷置于药粉上,点燃艾炷,连续施灸5壮,约90分钟。但随着在临床广泛使用,发现这种脐灸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第一:调和面粉制作面圈时,面圈干湿度不好掌握,而干湿度直接影响患者感受,面圈太干病人感觉不到热量,影响脐灸效果,面圈太湿病人感觉太烫,甚至烫伤患者皮肤。
第二:由面圈制作的圆形结构,在治疗初期,面圈干湿度合适,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艾炷的燃烧,面圈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硬,患者感受程度不一样,将影响治疗效果。
第三:由面圈制作的圆形结构,放置在患者肚脐上,患者腹部不平整,尤其是对于腹部肥胖病人,面圈制成的圆形结构容易侧翻滑落,稳定性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容易烫伤患者。
第四:一个患者用一个面圈,每位患者做完治疗后面圈都丢弃,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脐灸用灸器,它是设计一个圆钵状的耐火容器,圆钵状耐火容器的内腔为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下口与患者肚脐对应,然后在圆钵的两侧设置挂环,挂环上设置绑扎带,通过绑扎带将本实用新型绑扎在患者腹部,防止脐灸过程中的侧翻及滑落,避免烫伤患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多次使用,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脐灸用灸器,其中: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圆钵状结构,其内腔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结构,其外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结构,其内壁上设置有耐火层,所述的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挂环。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的漏斗形内腔的下口大小与患者肚脐大小一致,其直径为1~2cm。
进一步,所述的挂环上设置有绑扎带。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为木质圆钵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它是设计一个圆钵状的耐火容器,圆钵状耐火容器的内腔为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下口与患者肚脐对应,然后在圆钵的两侧设置挂环,挂环上设置绑扎带,通过绑扎带将本实用新型绑扎在患者腹部,防止脐灸过程中的侧翻及滑落,避免烫伤患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多次使用,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本体采用木质圆钵本体,且圆钵本体内设置耐火层,木质结构隔热效果好,防止患者皮肤被烫伤,耐火层的设置,防止木质本体被引燃,在保证脐灸效果的同时,保证脐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脐灸用灸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为木质圆钵本体1,本体1为圆钵状结构,其内腔2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结构,漏斗形内腔2的下口大小与患者肚脐大小一致,其直径为1~2cm,所述的本体1的外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形结构,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火层3,所述的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挂环4,挂环4上设置有绑扎带5。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患者腹部,将本实用新型的内腔2的下口对应患者肚脐,然后,通过绑扎带5将本实用新型与患者腹部绑扎固定,取药粉适量,填满患者肚脐及本实用新型的内腔2底部,用艾炷置于药粉上,点燃艾炷,连续施灸5壮,约90分钟。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6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件、相机模组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拍照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