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提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2949.5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艺彬 |
主分类号: | A23F3/40 | 分类号: | A23F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茶叶的提香是指通过加工使得茶叶本身的香气更加充沛、纯正;现有的茶叶提香设备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对茶叶的提香效果不大明显,主要大多数的提香设备都是采用加热丝的方式来对设备进行加热,并且受热的效果不大明显,使得茶叶的提香效果也变得有些过于明显,而有些没效果,这使得茶叶的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将茶叶提香设备的加热方式改为热风炉加热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提香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一炉箱;所述炉箱两侧设置有出热口;所述炉箱中间安装有分隔板;所述炉体左侧安装有一炉门;所述炉门四周固定有密封带;所述炉体的右侧安装有一热风炉;所述热风炉的顶部设有一散热口;所述热风炉表面设有一温度表;所述温度表下方安装有一控制器;所述热风炉的右侧安装有一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炉与炉体之间通过导热管相连;所述导热管与出热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与热风机电连接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调温旋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提香装置,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茶叶放置在抽屉内,再将抽屉放置于炉箱内的分隔板上,按下启动按钮设置好炉箱温度,合上炉门后通过热风炉先受热后对炉箱进行加热,使得热量更加均匀,本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合对茶叶品质要求较高的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提香装置,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部设置有一炉箱4;所述炉箱4两侧设置有出热口6;所述炉箱4中间安装有分隔板5;所述炉体1左侧安装有一炉门2;所述炉门2四周固定有密封带3;所述炉体1的右侧安装有一热风炉9;所述热风炉9的顶部设有一散热口8;所述热风炉9表面设有一温度表10;所述温度表10下方安装有一控制器11;所述热风炉9的右侧安装有一热风机12;所述热风机12与控制器11电连接。
所述热风炉9与炉体1之间通过导热管7相连;所述导热管7与出热口6相连。
所述控制器11上设置有与热风机电连接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调温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提香装置,工作时,先将茶叶放入炉箱特制的抽屉内摊平,然后将抽屉放置在炉箱内的分隔板上,合上炉门,炉门上的密封带使得炉箱的温度得以保障,然后按下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调整控制器上的温度旋钮到所要的温度,温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温度表来观察,此后热风机开始工作,使得热风炉内的空气开始加热,热量借助导热管传递到炉箱内的出热口出,受热的空气使得炉箱内部的温度上升,之后静静等待等一段时间后,按下控制器上的停止按钮,随即热风机停止工作,炉箱温度开始下降,等观察温度表上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时打开炉门再取出抽屉,这样茶叶的提香加工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茶叶提香装置,通过热风机发出的热量对热风炉加热,之后再通过热风炉内的热空气,加热炉箱从而达到茶叶提香的目的,本设备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合对茶叶品质要求较高的茶叶加工企业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艺彬,未经许艺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2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