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7668.9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平;詹昱新;黄桥桥;欧阳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6 | 分类号: | A61F13/06;A61F7/08;A61F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倪娅,陈卫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脚踝 扭伤 辅助性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
背景技术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
一般较轻微的扭伤,在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扭伤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而目前,病人在冰敷和热敷时需要手持冰袋或热毛巾,不仅不便于治疗,而且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市场上急需一种可将冰敷与热敷结合的医疗辅助装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于患者扭伤后恢复、治疗效果良好的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而且可将冰敷与热敷结合,便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包括呈T形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部两侧设有可将足垫固定在脚踝处的尼龙粘勾带和尼龙带,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口袋和加热块,所述本体底端两侧还设有固定粘勾,所述本体外侧还设有与固定粘勾配合使用的固定尼龙、与加热块连接的加热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块有三部分且分别位于本体内侧,所述加热块在使用足垫时分别位于脚踝的左侧右侧及后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口袋有两个且在使用足垫时位于脚踝两侧。
作为优选项,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足跟预留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患者每次佩戴辅助性治疗足垫时,将足跟踩在足跟预留槽内,避免足垫搁住脚底,然后将足垫沿脚边立起,并用固定尼龙与固定粘勾固定,再将尼龙粘勾带和尼龙带粘接,使得足垫与脚踝充分接触。
当辅助性治疗足垫用于脚踝扭伤不久的患者时,将治疗冰袋放入口袋中冰敷,以减轻脚踝局部的充血水肿。当冰敷24小时后或用于脚踝扭伤数日后的患者时,此时可以接通加热接口,此时加热块加热,起到活血消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于患者扭伤后恢复、治疗效果良好的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而且可将冰敷与热敷结合,便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本体1(其中:尼龙粘勾带1.1、尼龙带1.2、固定粘勾1.3、固定尼龙1.4、加热接口1.5、足跟预留槽1.6)、口袋2、加热块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用于脚踝扭伤后的辅助性治疗足垫,包括呈T形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两侧设有可将足垫固定在脚踝处的尼龙粘勾带1.1和尼龙带1.2,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口袋2和加热块3,所述口袋2有两个且在使用足垫时位于脚踝两侧。所述加热块3有三部分且分别位于本体1内侧,所述加热块3在使用足垫时分别位于脚踝的左侧右侧及后方。所述本体1底端两侧还设有固定粘勾1.3,所述本体1外侧还设有与固定粘勾1.3配合使用的固定尼龙1.4、与加热块3连接的加热接口1.5,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足跟预留槽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患者每次佩戴辅助性治疗足垫时,将足跟踩在足跟预留槽1.6内,避免足垫搁住脚底,然后将足垫沿脚边立起,并用固定尼龙1.4与固定粘勾1.3固定,再将尼龙粘勾带1.1和尼龙带1.2粘接,使得足垫与脚踝充分接触。
当辅助性治疗足垫用于脚踝扭伤不久的患者时,将治疗冰袋放入口袋2中冰敷,以减轻脚踝局部的充血水肿。当冰敷24小时后或用于脚踝扭伤数日后的患者时,此时可以接通加热接口1.5,此时加热块加热3,起到活血消肿的作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7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