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对血流缓速的桡动脉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8724.0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燕;郝敬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流 桡动脉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器,具体是一种可对血流缓速的桡动脉止血器。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当今发展十分迅速的医学学科,其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微创,以前绝大多数介入治疗都是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的,10余年前,出现了桡动脉穿刺的方式,由于桡动脉穿刺后患者不用卧床休息,术后能很快下地,受到很多患者的亲睐,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也较小,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医生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使得该项技术得以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经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进行的心血管介入手术也越来越多,对穿刺部位的术后止血处理方法及止血要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对止血方法提出来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现有的方法有如下方式:
1.加压包扎后沙袋压迫法
2.弹力绷带加压法:是由术者以手指压迫穿刺点桡动脉15分钟左右,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缺点是这种手工劳作既耗费了术者的精力,也占用了术者和手术台的宝贵时间,病人自觉症状比较重,绷带加压部位不适感较强。
3.桡动脉止血器:基本有三类:气囊式、平板式、旋压式。比以上两种压迫方式进步,解决了一定的缺陷问题,但是现有的止血器都是直接压迫在穿刺点的上部,这样就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压力不够就不能有效地止血,而压力过大又会导致皮下出血、皮肤损伤局部坏死、血管损伤、皮肤压疮或供血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血流缓速的桡动脉止血器,能在血液流经穿刺点之前对血液流速及流量进行减缓,从而减少处于穿刺点上部的主压气囊的压力,使血流既能到达穿刺点进行凝固作用,又可使血液不会流出穿刺点;另外达到设定的压迫时间后会通过蜂鸣器声响提醒使用者及时解开本实用新型,防止长时间压迫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可对血流缓速的桡动脉止血器,包括带体、电动气泵Ⅰ、电动气泵Ⅱ、主压气囊、血流缓速按压组、电磁换向阀和控制盒,所述主压气囊和血流缓速按压组固定在带体与手臂接触一侧上,控制盒设置在与血流缓速按压组对应的带体另一侧,带体两端设有粘扣带,主压气囊与电动气泵Ⅰ通过软管连通,主压气囊与电动气泵Ⅰ之间的软管上设有气压计Ⅰ,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端与电动气泵Ⅱ连通,所述血流缓速按压组由按压气囊Ⅰ和按压气囊Ⅱ组成,按压气囊Ⅰ和按压气囊Ⅱ并排设置,按压气囊Ⅰ和按压气囊Ⅱ分别与电磁换向阀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按压气囊Ⅰ和按压气囊Ⅱ的形状相同,按压气囊Ⅰ与电磁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气压计Ⅱ,按压气囊Ⅱ与电磁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气压计Ⅲ;
所述控制盒外表面设有触摸式显示屏和蜂鸣器,控制盒内部设有控制装置和计时装置,触摸式显示屏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计时装置、蜂鸣器、电动气泵Ⅰ、电动气泵Ⅱ、电磁换向阀、气压计Ⅰ、气压计Ⅱ和气压计Ⅲ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压气囊和血流缓速按压组均采用弹性橡胶。
进一步,所述按压气囊Ⅰ内充入的气体压力大于按压气囊Ⅱ内充入的气体压力。这样按压气囊Ⅰ对手臂的压力大于按压气囊Ⅱ对手臂的压力,逐步增大压力可以使血流缓速按压组对血流缓速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依次加强的方式也能使人体感受更舒适。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8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