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3074.9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易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易迪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 楼道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楼道爬楼助力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公共楼道爬楼助力技术有爬楼助力小车、爬楼助力轮椅和楼道电梯。爬楼助力小车、爬楼助力轮椅存在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失手打滑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问题。楼道电梯也存在价格高昂,占用公共资源,一户不同意就装不了的情况。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该装置通过楼梯扶手核心线之间的间隔内下垂的助力吊索为上下楼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提吊力。有了助力吊索的安全保护,极大的减少了失手打滑的危害。并且本装置也为医疗救护的担架人员、背负病人的家属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运输辅助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实现竖直方向助力的的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包括控制机箱、支架、滑台电动机、滑台、缠绕线筒、曳引机、滑台丝杆、曳引电动机、助力吊索和遥控器,所述滑台电动机、曳引机、曳引电动机通过电缆连接控制机箱,所述支架是整体式结构,所述支架上设有滑台和滑台电动机,所述滑台和滑台电动机通过滑台丝杆连接,所述滑台上设有曳引机和曳引电动机,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上还固定有与助力吊索连接的缠绕线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滑台匹配的轨道。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滑台及曳引机安装于多层建筑的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滑轨水平,滑台滑行方向与楼梯扶手核心线的垂直投影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缠绕线筒安装于多层建筑的楼道扶手核心线之间的间隔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助力吊索从楼梯扶手核心线之间的间隔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安全系数高,使用方便可靠、占用公共资源少,成本较为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滑台电动机、3-滑台、4-缠绕线筒、5-曳引机、6-滑台丝杆、7-曳引电动机、8-助力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包括控制机箱、支架1、滑台电动机2、滑台3、缠绕线筒4、曳引机5、滑台丝杆6、曳引电动机7、助力吊索8和遥控器,所述滑台电动机2、曳引机5、曳引电动机7通过电缆连接控制机箱,所述支架1是整体式结构,所述支架1上设有滑台3和滑台电动机2,所述滑台3和滑台电动机2通过滑台丝杆6连接,所述支架1坚固并具有水平面调节螺杆,支架的水平面框架间隙较小,可防止曳引机、曳引电动机或缠绕线筒的脱落伤人,所述滑台3上设有曳引机5和曳引电动机7,所述曳引机5的输出端上还固定有与助力吊索8连接的缠绕线筒4;所述支架1上设有与滑台3匹配的轨道;所述滑台丝杆6采用高碳钢制成;所述曳引机5及滑台3设有安全锁止装置,可在应急或断电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所述助力吊索8采用高强度拉力的攀岩绳制成,底端装有橡胶制成或包裹的小吊锤,以提高安全性和可用性;所述支架、滑台及曳引机安装于多层建筑的顶层;所述的滑轨水平,滑台滑行方向与楼梯扶手核心线的垂直投影线平行;所述缠绕线筒安装于多层建筑的楼道扶手核心线之间的间隔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人员在上下楼梯时,通过遥控器设置模式和方向,启动遥控器开关后,支架1上的滑台电动机2与滑台3上的曳引电动机7按照预设的速度进行同步运行,使得助力吊索8根据预设值与楼梯相同的斜度和速度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完成上下楼助力和货物运输功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易迪,未经王易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3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