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9934.X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崇熙;南莲花;徐成学;范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成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导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心胸外科、胸内科、普外科、麻醉科、肝胆外科、ICU(重症监护室)等多种手术后,常需要留置引流导管,留置时间数天至数月不等,在引流期间,保证引流导管的妥善固定及引流通畅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目前,医院通常采用医用胶贴将管路固定在病人身上或床上,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医用胶贴较柔软,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医生的包裹、覆盖的手法及经验所限制,经常出现医用导管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因移动等因素导致的过度弯折、阻塞或者滑脱。如何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性更高且便于操作使用的医用导管固定器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固定器,实现通过医用导管固定器提高导管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方便医护人员固定医用导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座和定位盖,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定位盖上开设在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配合的第二固定槽,所述定位盖卡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相对设置形成管道夹紧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盖的一侧部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定位盖的另一侧部卡扣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侧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缺口,所述定位盖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插在所述缺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盖上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定位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关所述观察窗口的盖板,所述观察窗口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盖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按扣,所述卡钩与所述按扣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医用胶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导管固定器,通过固定座上的通孔穿过医用导管,医用导管穿过通孔折弯放入到第一固定槽中,盖上定位盖后,使得医用导管夹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形成的管道夹紧通道中,固定座通过医用胶贴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可以使得医用导管弯折后紧贴皮肤,有效避免了医用导管的滑脱和管路被过度弯折导致的阻塞情况发生,医用导管固定器的操作过程简单,医用导管能够被牢靠的夹在管道夹紧通道中,不受医生的操作手法和经验所限制,降低了医用导管在固定后的过度弯折导致阻塞及管路滑脱的风险,实现通过医用导管固定器提高导管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方便医护人员固定医用导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医用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座1和定位盖2,所述固定座1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第一固定槽12,所述定位盖2上开设在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2配合的第二固定槽21,所述定位盖2卡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第一固定槽12和所述第二固定槽21相对设置形成管道夹紧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成学,未经徐成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9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视口移动时建议目标位置
- 下一篇:应用提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