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0307.8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魏晓舟;刘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16 | 分类号: | A61B5/04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电图 胸导联 电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心电图胸导联线线束多而乱,在日常使用中各导联之间相互缠绕,为理顺各个导联的顺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中,18导心电导联线是在原常规10电极12导联线的基础上增加6个导联,这六个导联分别是:右胸导联V3R、V4R、V5R;左后胸壁导联:V7、V8、V9。其中V8、V9两个导联分别放置于人体后背的肩胛下角线和脊柱旁。同时V8、V9这两个导联位置特殊,在做仰卧位静态心电采集时,常规的吸球电极无法使用,虽然可以使用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但无疑会增加成本。另外,18导联的一个特点是V4R、V5R、V4、V5、V6、V7、V8、V9这8个点位位于胸部横断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本专利结合这个特点并针对前述两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结、缠绕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包括一电极带、与导联电极数量相适配的导联线、若干相应的心电吸球、背部电极和肢体夹,所述电极带的带向中心设有一排孔洞,位于胸部横断面同一水平面上的心电吸球与穿过相应孔洞的导联线连接并固定在电极带上,其余心电吸球与穿过相应孔洞的导联线连接,所有背部电极与穿过相应孔洞的导联线连接并固定在电极带上,所有肢体夹直接与导联线连接,所述电极带的两端可贴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各所述孔洞之间等距离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圆毛和魔术贴刺毛。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带由高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电极包括金属电极盘和设置在金属电极盘底部的弹性材料体。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极盘的表面镀有Ag/AgCl镀层。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导联线设计成不同的长度。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心电吸球、背部电极和肢体夹分布位置的不同,相应导联线组集成线束。
进一步的,导联为十八导联,所述心电吸球对应导联电极V3R、V4R、V5R、V1、V2、V3、V4、V5、V6、V7,其中导联电极V4R、V5R、V4、V5、V6、V7固定在电极带上;所述背部电极对应导联电极V8、V9;所述肢体夹对应导联电极N、F、L、R。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解决了心电图胸导联在使用中的固定及各导联线容易相互打结、缠绕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18导V8、V9背部两个电极无法使用吸球电极只能用一次性电极片的问题,降低电极片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18导导联电极分布示意图;
图3是导联电极V1-V9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电极的分解结构图;
图中:1-电极带、1.1-孔洞、2-导联线、3-心电吸球、4-肢体夹、5-背部 电极、5.1-金属电极盘、5.2-弹性材料体、6-魔术贴圆毛、7-魔术贴刺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包括一电极带1、与导联电极数量相适配的导联线2、若干相应的心电吸球3、背部电极5和肢体夹4。电极带1的带向中心设有一排孔洞1.1,各孔洞1.1之间等距离排列。位于胸部横断面同一水平面上的心电吸球3与穿过相应孔洞1.1的导联线2连接并固定在电极带1上,其余心电吸球3与穿过相应孔洞1.1的导联线2连接;所有背部电极5与穿过相应孔洞1.1的导联线2连接并固定在电极带1上;所有肢体夹4直接与导联线1.1连接。电极带1由高弹性材料制成,它的两端可贴合或分离,如图4所示,具体可在电极带1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圆毛6和魔术贴刺毛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0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