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3375.X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红;许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红;许志平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青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腹带。
背景技术
医用腹带在医疗过程中的使用较为普通,比如剖腹产或妇科患者在术后均需要使用腹带来对切口进行压合,以便切口更快更好的愈合。但是现有的腹带在使用中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臀部丰满),使得腹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移位,表现为向上移动,这样腹带就无法有效的保护切口;其次,使用不方便,因为在术后一般需要使用引流球,普通的腹带无引流球的固定和存放装置,容易造成引流球的拔管,并且不美观;再其次,引流效能不佳,因普通腹带无法存放引流球,临床上一般将引流球存放于病员服上衣口袋,引流管穿过腹带下缘,这样易造成引流管折叠和弯曲,从而使得引流不畅,导致患者的实际病情与观察到的情况不符,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腹带,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腹带,包括一个环形的腹带本体,该腹带本体由两片腹带前片、腹带后片以及连接在两个腹带前片和腹带后片之间的两组弹性带组成,两片腹带前片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所述腹带后片下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对连接部,每一连接部的最下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环绕部,两该环绕部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连接装置;两个所述腹带前片的下侧边缘分别对应每一该第二固定连接装置位置处设有搭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带前片上设有一活动窗口,该活动窗口的内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口袋,该活动窗口能够沿其底边向外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带后片为棉质材料制成,并在其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为挂钩、拉链、魔术贴和或按钮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腹带的两组环绕部分别固定在患者大腿部后和腹带连接,形成短裤形式,可以对腹带进行很好的定位,防止腹带在使用过程中向上移位,穿着更加舒适,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切口,以便患者顺利康复;活动窗口翻转后,口袋也被翻转至最外侧,且开口朝上,引流球可放置于该口袋内,不仅便于携带,美观,而且可以很好的保护引流管,防止拔管,又能使得引流管保持最佳的引流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腹带前片2——腹带后片
3——弹性带4——连接部
5——环绕部6——搭扣
7——活动窗口8——第一固定连接装置
9——第二固定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腹带,包括一个环形的腹带本体,该腹带本体由两片腹带前片1、腹带后片2以及连接在两个腹带前片和腹带后片之间的两组弹性带3组成,两片腹带前片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8,所述腹带后片下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对连接部4,每一连接部的最下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环绕部5,两该环绕部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连接装置9;两个所述腹带前片的下侧边缘分别对应每一该第二固定连接装置位置处设有搭扣6。
其中,所述腹带后片为棉质材料制成,并在其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为挂钩、拉链、魔术贴和或按钮其中之一。
使用时,首先将腹带本体环绕在患者腹部切口位置处,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将腹带本体固定,然后将腹带后片上的两对环绕部分别环绕患者两个大腿根部,并分别对应穿过其中一个搭扣,再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连接装置固定两对环绕部,这样两组环绕部分别固定在患者大腿部后和腹带连接,形成短裤形式,可以对腹带进行很好的定位,防止腹带在使用过程中向上移位,穿着更加舒适,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切口,以便患者顺利康复。
所述腹带前片上设有一活动窗口7,该活动窗口的内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口袋,该活动窗口能够沿其底边向外翻转,活动窗口翻转后,口袋也被翻转至最外侧,且开口朝上,引流球可放置于该口袋内,不仅便于携带,美观,而且可以很好的保护引流管,防止拔管,又能使得引流管保持最佳的引流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红;许志平,未经于红;许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3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大功率高速电机
- 下一篇:电机转子和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