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密闭性冷敷用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7231.1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王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刘畅,徐冬涛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密闭 敷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密闭性冷敷用颈托。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高发,其中导致死亡的大部分原因是心搏骤停,即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而使得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坏死。其中,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被施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5%,而这部分人群中,又只有2%左右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其他绝大部分患者仍然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呈持续性植物状态。这是由于在正常体温时,中枢神经系统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差。而全身组织及脏器也均存在不同程度缺血缺氧。这和体内各种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和阈值有关。其中,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对氧摄取量和血供的需求量却很大。静息时氧摄取量占人体总氧摄取量的20%,血液供应量为心排出量的15%。临床实验表明,低温治疗可使存活率提高20%。
而在口腔科,拔牙、种植牙、下颌囊肿切除术后,患者脸部肿胀时间往往持续几天,通常的做法是术后患者用毛巾包裹冰块后进行冷敷以消肿止血。但使用毛巾包裹会造成患者行动不便。
若将毛巾及冰块制作成冷敷袋进行冷敷消肿,又会由于冷敷袋散热过快而需要频繁更换冷敷袋,便捷性上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密闭性冷敷用颈托,包括颈托本体,所述颈托本体包括前颈托、后颈托和紧固带,前颈托与后颈托为一体;在后颈托的端部固定有紧固带;前颈托的上部呈V字形并向内平滑凹陷,以契合人体下巴形状,在前颈托的端部固定有卡位装置;使用时:将颈托本体环绕颈部,前颈托贴近下巴,将所述紧固带卡接在卡位装置中完成固定;在所述前颈托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冰敷袋固定腔和第二冰敷袋固定腔,所述后颈托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冰敷袋固定腔,冰敷袋固定腔内放置冰敷袋或常温水袋;使用时:可视患者情况在相应冰敷袋固定腔中放置冰敷袋,在不需要冰敷的地方放置常温水袋,以达到冰敷及平衡舒适的目的;冰敷袋固定腔内置拉链,拉链封闭时保证冰敷袋不会因患者活动而脱落;拉链打开时可以更换冰敷袋或常温水袋;在拉链的外侧设置挡片,挡片呈条状与拉链匹配能够完全遮挡拉链,挡片一边为固定端连接在拉链上侧,不可移动;挡片另一边为自由端置于拉链下侧,可开可合;挡片用于遮挡拉链起保护作用并密闭冰敷袋固定腔,减少冷量损失。
优选的,后颈托呈矩形。
优选的,后颈托的中部具有矩形空心结构。
优选的,前颈托的中部具有倒三角形空心结构。
优选的,冰敷袋固定腔的外侧与人体接触面材质为医用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固定腔的开口处内置拉链、外置挡片,拉链保证冰敷袋或常温水袋不会因患者活动而脱落,同时防止冷敷袋散热过快而频繁更换;挡片结构一方面遮挡拉链保护作用,另一实用新型进一步密闭冰敷袋固定腔,减少冷量损失。
2、颈托本体在前颈托左右两侧、后颈托上部分设三处固定腔,根据不同的病患可在相应位置设置冷敷袋,在不需要的位置设置常温带保持平衡,同时满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口腔术后康复患者的需要。
3、前颈托和后颈托设置空心结构,减轻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拉链和挡片组合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7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