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7379.5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哲;姚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文哲;姚学华 |
主分类号: | A61M5/145 | 分类号: | A61M5/1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灌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
背景技术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实体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其操作的基本过程是:从股动脉穿刺进入血管后,引入导丝及导管,通过造影寻找肿瘤血管,再使用超选择技术将导管插入特定的肿瘤供血血管,然后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剂,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传统的灌注方法是:直接通过注射器将药物和栓塞剂灌注进入肿瘤血管。
这种传统灌注方式的缺陷有:
1、灌注过程需要透视监控药物、栓塞剂的流向,而X射线会对手术者造成辐射损伤;
2、无法保证灌注压力的恒定;
3、无法精确计算灌注总剂量;
4、无法达到持续脉冲式灌注。亟待开发一种新的灌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通过设置灌注时间、压力、脉冲频率后,全自动灌注系统根据程序自动完成灌注药物和栓塞剂,以解决上述传统灌注方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包括注射泵、驱动装置、延长管和控制装置;所述注射泵包括推板和驱动杆,所述注射泵一端开设有注射口,由注射口向所述注射泵的另一端贯通形成空腔,所述推板设置在空腔内并沿空腔内壁滑行,所述驱动杆固定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注射口与所述延长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的压力按钮。
本申请中,在操控面板上设置注射泵的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和脉冲频率等技术参数,根据程序自动完成灌注药物和栓塞剂,精确计算灌注药物、栓塞剂的总剂量,持续提供脉冲式恒压灌注。
优选地,所述延长管与连接血管的导管连接。通过延长管与连接血管的导管连接,将注射泵内的化疗药物或者栓塞剂通过延长管注射入肿瘤血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延长管为橡胶软管。
优选地,所述注射泵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注射泵容量的刻度线。灌注药物或栓塞剂的用量既可以在操控面板上观察到,也可以直接在注射泵上观察。
优选地,所述压力按钮包括用于推动推板前进的前进按钮和用于推板后退的后退按钮。
本申请全自动灌注系统的步骤是:
1、将药物或栓塞剂抽吸进入注射泵中,并排空其内空气;
2、将注射泵安装在灌注系统槽中,并与驱动杆连接;
3、将延长管头端与注射泵尾端连接;延长管尾端与导管连接,并排空延长管内空气;
4、根据实际需求,在操控面板上设置注射速度、压力、脉冲频率等参数;
5、启动开关,灌注系统即按照控制装置的设置程序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自动灌注系统通过设置灌注时间、压力、脉冲频率后,全自动灌注系统根据程序自动完成灌注药物和栓塞剂,全自动完成操作,保护手术者免受辐射损伤;
2、精确计算灌注药物、栓塞剂的总剂量,持续提供脉冲式恒压灌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注射泵,11、推板,12、驱动杆,2、驱动装置,3、延长管,4、控制装置,41、操控面板,411、前进按钮,412、后退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灌注系统,包括注射泵1、驱动装置2、延长管3和控制装置4;注射泵1包括推板11和驱动杆12,注射泵1一端开设有注射口,由注射口向注射泵的另一端贯通形成空腔,推板11设置在空腔内并沿空腔内壁滑行,驱动杆12固定在推板11上;注射口与延长管3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2与驱动杆12连接,控制装置4包括操控面板41,操控面板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装置2的压力按钮。
将灌注药物和栓塞剂抽吸进入注射泵1内密封设置,通过驱动杆12推动推板11使注射泵1内的灌注药物和栓塞剂流入延长管3,通过延长管3注射入连接血管的导管,从而进入血管内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延长管3为橡胶软管。
延长管3与连接血管的导管连接。通过延长管3与连接血管的导管连接,将注射泵1内的化疗药物或者栓塞剂通过延长管3注射入肿瘤血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文哲;姚学华,未经范文哲;姚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7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分子DNA的体外无缝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头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