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可移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0556.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移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耳内镜检查或使用的悬挂式可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耳内镜是一种用于观察患者耳朵内部是否存在积血、发脓、受损或疾病伤害的医用仪器,通常,医生使用耳内镜给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时,往往需要用一只手握住耳内镜然后伸进患者耳朵内部进行观察,但此操作存在的不方便之处是,医生只能剩余一只手可以用于其他医护工作,如术中的止血、吸引或其他需要双手配合方能完成的工作,操作时不仅不方便,长时间握住耳内镜对患者进行观察,也容易导致手酸、发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悬挂式可移动支架,能释放出医生用于握持耳内镜的一只手,减轻医生工作强度,降低职业病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悬挂式可移动支架,包括一端固接在天花板上的吊杆,所述吊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耳内镜的夹持器,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内固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内筒固接,所述旋转马达和第一气缸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还固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固接在所述外筒上的接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还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横轴进行固定,所述横轴上设置有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上设置有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吊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与内筒的相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电脑或移动式手持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胶垫是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是钢板,所述钢板的厚度是20~30mm,所述螺栓孔的孔径是18~22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是采用丁腈橡胶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耳内镜固定在夹持器上,通过操作控制终端,能控制旋转马达、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运动,当患者侧躺在病床上时,控制旋转马达和第二气缸,能调节耳内镜在患者的耳部上方,控制第一气缸能控制内筒的升降,从而能调节耳内镜与患者耳部之间的距离,将耳内镜伸入到患者耳部进行观察,医生由于无需额外用手固定耳内镜,因此可进行手术止血、吸引等其他需双手协作的医护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悬挂式可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杆,2—旋转马达,3—连接杆,4—伸缩杆,41—外筒,411—第一气缸,412—接耳,42—内筒,5—夹持器,51—第一夹板,52—第二夹板,53—横轴,54—扭簧,6—第二气缸,7—弧面,71—胶垫,8—安装板,81—螺栓孔,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0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验光仪便携三脚架
- 下一篇:一种消毒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