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杯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3373.4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涛 |
主分类号: | A47G23/03 | 分类号: | A47G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杯垫。
背景技术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适量合理的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体内含水量是一项重要的体征指标。含水量少,可以加速人体衰老的进程,并出现口干、便秘、乏力等不良表现。人体水分不足,不但使皮肤和内脏加速老化,而且危害最大的是人的大脑。长期饮水不足,则会导致大脑的老化与萎缩,将会直接影响大脑对整个机体功能的指挥。因此,对于人体来说,健康、适量的饮水是对身体健康最好的保障。
目前,为了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水杯。在这些健康水杯中,通常在杯体上标有体积刻度,用户可以通过体积刻度了解当前水杯中的水量,也能了解每次的饮水量。
但是,使用此种健康水杯,用户需要根据体积刻度的读数,自己计算饮水量,所以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此外,用户在喝水时,有时候不会将水全部喝光再加水。例如喝茶时,用户每次加水时,杯中总会有留有较多的茶水,所以用户需要记录每次加水前和加水后的读数,才能准确的计算出饮水量。因此,现有的健康水杯,存在使用不方便,且计算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杯垫,能够使用户方便且准确的获知饮水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杯垫,包括杯垫本体以及覆盖在所述杯垫本体上方的外壳;
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设置有称重模块和计算模块;
所述称重模块称量杯子每一次的重量,获取重量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称重模块获取的重量数据,计算出重量差数据,并根据所述重量差数据计算出饮水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还设置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定时间段内的饮水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定时间段为30天至60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还设置有通讯模块,用于与移动设备通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提示灯,用于发出提示灯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扩音器,用于发出提示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垫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振动模块,用于发出振动提示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智能杯垫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杯垫,由杯垫本体和外壳组成。外壳覆盖在杯垫本体的上方,用于放置水杯,同时能够对杯垫本体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杯垫本体内部设置有称重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称重模块称量杯子每一次的重量,获取重量数据;计算模块根据称重模块获取的重量数据,计算出重量差数据,再根据重量差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用户的饮水量。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杯垫,采用了称重的方计量饮水量,并且由计算模块根据重量变化进行计算,而不需要用户自行记录、计算,因此能够方便且准确的获知饮水量,定期提醒用户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保证身体健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且计算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涛,未经沈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3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