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3746.8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高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10 | 分类号: | F4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爆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爆管。
背景技术
塑料导爆管是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的基本元件,是由高压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塑料管,管的内壁涂有一层薄薄的混合炸药,混合炸药主要是由91%的奥克托金或黑索金,9%的铝粉和少量的附加物构成。导爆管的外观呈银白色。导爆管内壁所涂药量很少,一般为14-16mg/m,导爆管被起爆后,能以1950-2000m/s的稳定爆速在管内传播,传播能力很强,而是冲击波激发炸药发生化学变化,在炸药的化学反应中,给予冲击波不断补充能量,维持和保证了冲击波的继续传播。
当前国内塑料(PE)导爆管主要是最普遍的单台挤出的单层普通导爆管,其优点是:成本低、工艺方法成熟;缺点一是:药粉与导爆管壁之间填充不均,导致传爆效果不佳;缺点二是:单层导爆管耐油性、耐温性、抗拉强度均较差,在稍恶劣的情况下导爆管的工作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导爆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爆管,包括耐油管、耐温管、抗拉管、第一药粉层、第二药粉层和第三药粉层,所述耐温管、耐温管、抗拉管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耐温管套在抗拉管外,所述耐油管套在耐温管外,所述耐油管和耐温管之间填充有第一药粉层,所述耐温管和抗拉管之间填充有第二药粉层,所述抗拉管的内芯填充有第三药粉层,所述耐油管、耐温管、抗拉管之间的厚度比为2:1.5:1,所述第一药粉层、第二药粉层和第三药粉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1.5。
优选的,所述耐油管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成,所述耐温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所述抗拉管采用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乙烯制成。
优选的,所述耐油管、耐温管、抗拉管及第一药粉层、第二药粉层和第三药粉层之间呈同心圆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中,将现有技术中的单层导爆管改进为三层中空管结构的导爆管,且在各中空导爆管之间均填充药粉,保证药粉填充的均匀性,提高导爆管的传爆效果,另一方面,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耐油管,能够长期处在油性环境下而不发生物化性能的改变,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耐温管能够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均能保持自身性能,采用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乙烯制成的抗拉管,具有超越普通聚乙烯材料导爆管的抗拉性能,能够保证导爆管在不同条件的外界环境下稳定工作,安全可靠,稳定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爆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爆管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耐油管、2第一药粉层、3耐温管、4第二药粉层、5抗拉管、6第三药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导爆管,包括耐油管1、耐温管3、抗拉管5、第一药粉层2、第二药粉层4和第三药粉层6,耐温管1、耐温管3、抗拉管5均为中空结构,耐温管3套在抗拉管5外,耐油管1套在耐温管3外,耐油管1和耐温管3之间填充有第一药粉层2,耐温管3和抗拉管5之间填充有第二药粉层4,抗拉管5的内芯填充有第三药粉层6,耐油管1、耐温管3、抗拉管5之间的厚度比为2:1.5:1,第一药粉层2、第二药粉层4和第三药粉层6之间的厚度比为1:1:1.5。
耐油管1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成,耐温管3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抗拉管5采用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乙烯制成,耐油管1、耐温管3、抗拉管5及第一药粉层2、第二药粉层4和第三药粉层6之间呈同心圆形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3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整火箭发射平台
- 下一篇:用于隧道深孔爆破的自充气胀式炮眼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