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8367.8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国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计算机 cpu 多重 降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降温机构,具体是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产热部位有硬盘、显卡、电源但是最主要的是CPU,CPU是电脑运行过程中产热最多的部位,因此,针对CPU设计一套冷却降温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只要能有效控制CPU的温度,电脑的就进行正常的运转,本实用新型介绍一套降温设备能有效降低CPU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下方固定有下风扇,所述下风扇左侧有过滤网;箱体右侧中部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右上部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下方有CPU,所述CPU外侧环绕有螺旋管道,螺旋管道与冷却管道相连接,箱体右上部设有温度检测仪,温度检测仪和危险警报灯与控制装置电连接,CPU上表面固定有散热材料,所述散热材料为辐散状,散热材料外侧为锯齿状;箱体顶部设置有上风扇,所述箱体顶部左侧设置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材料为石墨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风扇与下风扇与箱体之间连接有减振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计算机产热最多的CPU着重进行降温,在CPU表面固定覆盖一层散热材料,CPU外围设有冷却管道,箱体底部安装有下风扇,箱体顶部安装有上风扇,下风扇往内吹气,上风扇往外排气形成对流,这些措施会使散热效果大大提升;当出现意外温度过高时,危险警报灯报警,可以掀开箱体顶部,增加散热,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中散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中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减振环、3-下风扇、4-过滤网、5-气泵、6-冷却装置、7-冷却管道、8-螺旋管道、9-进气口、10-出气口、11-CPU、12-散热材料、13-上风扇、14-转轴、15-温度检测仪、16-危险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针对计算机CPU的多重降温机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右下方固定有下风扇3,所述下风扇3左侧有过滤网4;
箱体1右侧中部设有冷却管道7,冷却管道7右上部连接有气泵8,所述气泵8左侧有制冷装置6,制冷装置6下方有CPU11,所述CPU11外侧环绕有螺旋管道8,螺旋管道8与冷却管道7相连接,箱体1右上部设有温度检测仪15,温度检测仪15和危险警报灯16与控制装置电连接,CPU11上表面固定有散热材料12,所述散热材料12为辐散状,散热材料外侧为锯齿状;
箱体1顶部设置有上风扇13,所述箱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转轴14。
所述散热材料12为石墨烯。
所述上风扇13与下风扇3与箱体之间连接有减振环2。
所述冷却管道7设有进气口9与出气口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对计算机产热最多的CPU11着重进行降温,在CPU11表面固定覆盖一层散热材料12,散热材料12为辐散状因此散热效率更高;CPU11外围设有冷却管道7,由于螺旋管道8环绕于CPU11外围散热效果也会大大提升;箱体1底部安装有下风扇3,箱体1顶部安装有上风扇13,下风扇3往内吹气,上风扇13往外排气形成对流,散热效果也会得到提升;当出现意外温度过高时,危险警报灯报警16,可以掀开箱体1顶部,进行散热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国,未经张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8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