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线圈盘和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0874.5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烹饪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线圈盘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一般带有线圈盘,线圈盘包括装配有磁条的磁条支架、磁条、线圈及线圈盘座。通常线圈由多支漆包线束成一束线束后缠绕而成,线圈的生产工艺有疏绕工艺和密绕工艺,常规密绕工艺绕制而成的线圈盘,每圈线圈都是相邻的,中间无任何阻隔的物品。而密绕工艺的线圈一般有两种制作工艺,一种为带自粘漆的漆包线缠绕而成,如图1所示,线束22’包括多支漆包线220’,漆包线220’包括位于漆包线220’内部的导电金属2202’(一般为圆形)、位于漆包线220’中间的绝缘漆膜2204’和位于漆包线220’外表面的自粘漆2206’。当漆包线220’绕成线圈后,分别连接线圈两引线使其通电加热线圈,达到一定温度后,漆包线表面的自粘漆2206’熔化并粘结在一起,实现每束线束22’内漆包线220’与漆包线220’之间的粘结;另一种为无自粘漆的漆包线缠绕而成,漆包线绕成线圈后,需要人工在线圈表面涂胶水把线圈粘结在一起。以上两种方式绕成的线圈,在线圈没有固定到线圈盘座上时,搬运、运输线圈或拉扯引线时,容易使线圈的内引线、外引线、内外圆环之间的连接段因粘结不牢靠而松脱。
为了避免引线松脱,常规方法需要将线圈内外引线拐角、内外圆环连接段拐角处固定,以增加线圈粘结的稳定性,避免线圈松脱。如图2所示,通常线圈2’包括线圈内环202’和线圈外环204’,线圈2’缠绕时存在内引线拐角位置2022’、外引线拐角位置2028’、内环线圈出线拐角位置2024’和外环线圈进线拐角位置2026’,由于四个拐角位置分布在线圈2’的不同位置,需要四个限位件206’来分别固定这四个拐角位置,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圈,能够固定在线圈盘座上,包括:第一线圈环;第二线圈环,与第一线圈环的几何中心重叠;第一线圈环和第二线圈环由电磁线缠绕而成,第一线圈环的电磁线开始端和第一线圈环的电磁线结束端对应设置有电磁线的第一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二拐角位置,第二线圈环的电磁线开始端和第二线圈环的电磁线结束端对应设置有电磁线的第三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四拐角位置;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线圈环上,位于电磁线的第一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二拐角位置之间,用于同时限定电磁线的第一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二拐角位置;第二限位件,设置在第二线圈环上,位于电磁线的第三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四拐角位置之间,用于同时限定电磁线的第三拐角位置和电磁线的第四拐角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0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