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体温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0916.5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5/04 | 分类号: | G01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体温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体温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体温计给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时,需将体温计端部的水银球夹放在患者的腋窝内10至15分钟,在夹持体温计过程中,为防止体温计从腋窝内滑出,患者需要将体温计夹紧。因此现有技术中当患者需要长时间测量腋下体温时,固定体温计或体温探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胶贴,将体温计或体温探头粘在腋窝附近的皮肤上,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绑带,用柔软的织物将体温计或体温探头绑束在腋窝附近的皮肤上。
胶贴方式成本较高,存在过敏等皮肤损害的风险,并且未考虑体温计或体温探头及其周围皮肤的保温问题,体温测量结果相对波动大。
普通的绑带直接将将体温计或体温探头绑束在腋窝附近的皮肤上,绑扎的松紧度不易掌握,绑扎位置容易变化,而且其同样未考虑体温计或体温探头及其周围皮肤的保温,体温测量结果相对波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体温计,可以对感温部进行有效固定,防止感温部跌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体温计,使用其的被检测者可以自如的进行各种动作无需始终对感温部进行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体温计,其体温测量结果波动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穿戴式体温计,包括感温部、用于固定所述感温部的胸带以及肩带,所述胸带与所述肩带相连接,所述感温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胸带上。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带包括第一胸带连接端以及第二胸带连接端,所述第一胸带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胸带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胸带连接。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胸带连接端与所述胸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胸带连接端与所述胸带可拆卸连接。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胸带连接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胸带可拆卸连接。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带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前肩带以及后肩带,所述前肩带具有与所述胸带连接的第一胸带连接端,所述后肩带具有与所述胸带连接的第二胸带连接端,所述前肩带与所述后肩带设置在所述胸带的同一侧。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胸带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胸带连接端均与所述胸带固定连接,所述前肩带与所述后肩带可拆卸连接。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肩带与所述后肩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胸带具有与所述第一胸带连接端连接的第一连接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胸带连接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感温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感温部包括体温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体温计与所述胸带的包裹部,所述包裹部部分包裹所述体温计,以使所述体温计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被检测者接触。
作为所述的穿戴式体温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裹部采用具有弹性的保温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胸带以及肩带对所述感温部进行固定,使得感温部可以被固定在被检测者的腋窝位置,在检测过程中使用者的运动不会对感温部的位置造成影响,在长时间测量体温时使用者可以正常活动,而不用担心动作幅度过大造成感温部脱落,进而造成感温部损坏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包裹部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使包裹部能够与被检测者的腋窝形成保温空间,对体温计以及被检测者腋窝周边皮肤进行保温,使得体温计的检测结果更稳定、温度波动小、检测更加准确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穿戴式体温计展开结构正示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穿戴式体温计展开结构后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穿戴式体温计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包裹部结构剖视图(与胸带连接)。
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穿戴式体温计展开结构正示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穿戴式体温计展开结构后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包裹部结构剖视图(与胸带连接)。
图1-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0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