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器及使用该旋流器的液体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4099.0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翔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器 使用 液体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旋流器及使用该旋流器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把一些粉末状物体溶解到水中制作成饮品或药剂,例如水杯冲泡咖啡、果珍等速溶性饮料,或者冲泡颗粒状药品,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这些固态饮料的溶解,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晃动水杯或者搅拌的方法加速其溶解,操作麻烦,晃动或搅拌的过程中还容易导致水从水杯中溢出,不但容易弄脏桌面或地板,如果使用的是热水还容易导致烫伤。另外,对于温度较高的饮品,为了能够较快饮用,往往也需要通过晃动水杯或者搅拌的方法加快散热降温,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894490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5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杯子,所述多功能杯子包括杯盖、设置在杯盖中心处的发条和转轴,转轴插入杯子的底端部位设有多个拨齿,拨齿形成叶片,能够起到搅拌作用。使用时,通过手动给发条上弦来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拨齿在溶液中转动,通过拨齿在溶液中搅拌来实现溶质的速溶。
但是,上述杯子使用时需要人力上弦,同样不便于操作。更重要的是,如果发条复位力较小,拨齿不能有效地使杯内液体转动起来;如果发条复位力过大,液体很容易出现飞溅。并且,发条复位的速度较快,发条复位以后,拨齿会对杯子内的液流形成阻挡,液体会很快停止回旋,因此搅拌效果不理想。再者,如果使用上述拨齿对液体进行散热,由于杯盖的阻挡,热量将无法顺利散发,降温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器,以解决现有的搅拌方式操作不便、搅拌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旋流器的液体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旋流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流通道,或者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用于与主体的外周面和相应液体容器的内壁共同围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顶部进液口,还具有用于引导流出的液体产生水平速度分量以在相应液体容器中产生旋流的底部出液口。
所述主体为具有顶面和柱面的中心体,所述导流叶片沿圆周均布所述中心体的柱面上。
所述导流叶片整体为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与顶部进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平滑曲面与底部出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朝向斜下方。
所述平滑曲面与底部出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呈60°夹角。
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容器支架,容器支架包括三只以上沿主体的径向延伸的水平支撑臂和连接在水平支撑臂与主体之间的竖向连接臂。
液体容器,包括容腔,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容腔内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流通道,或者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用于与主体的外周面和相应液体容器的内壁共同围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顶部进液口,还具有用于引导流出的液体产生水平速度分量以在相应液体容器中产生旋流的底部出液口。
所述主体为具有顶面和柱面的中心体,所述导流叶片沿圆周均布所述中心体的柱面上,导流叶片的径向外侧与液体容器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导流叶片整体为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与顶部进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平滑曲面与底部出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朝向斜下方。
所述平滑曲面与底部出液口对应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呈60°夹角。
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容器支架,容器支架包括三只以上沿主体的径向延伸的水平支撑臂和连接在水平支撑臂与主体之间的竖向连接臂,所述液体容器的容器口沿上设有供水平支撑臂的末端嵌入的定位槽。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流通道的设置,使用时,将旋流器设置到液体容器的容腔顶部或中上部,液体从导流通道的顶部进液口进入,经底部出液口流出时能够被引导而产生水平速度分量,从而在相应液体容器中产生旋流,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将液体倒入液体容器即可依靠液体自身重力转变为动能而产生旋流,不需额外的人工操作,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对已经形成的液流产生干涉,旋流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从而保证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具有顶面和柱面的中心体,所述导流叶片沿圆周均布所述中心体的柱面上,这样,液体从部分导流通道中流入或者仅占用导流通道的部分截面流入,使得其余导流通道或导流通道的其他截面部分能够形成排气通道,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和提高旋流速度,从而实现更好的降温效果和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翔,未经徐海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4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