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1487.X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静;梁海志;陆翰;覃有硬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F21V29/90;F21V31/00;F21W101/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起雾 汽车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具体是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作为第四代照明产品凭借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应用于汽车照明领域,如奥迪R8和雷克萨斯LS600h车型的前照灯。然而,随之而来发现LED汽车灯具起雾现象普遍存在,汽车LED灯具起雾严重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灯具的起雾与热流动、传导、材料及结构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主要从试验测试和数值仿真的角度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在试验方面,采用高低温长时间的淋雨试验或存储试验等来验证汽车LED灯具的各项性能,观察是否存在结露现象,提出改进措施。在数值仿真方面,主要是分析灯具产品的内部温度场、流动场、水气浓度场等,通过车灯结构死角区域进行优化和改进。灯具内出现雾气的原因,研究分析认为是当工作灯具内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时,水汽在面罩表面形成膜状或水珠状,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汽在灯罩表面气液转换的一种结果,由此可见,车灯灯具起雾与车灯灯具内部的水分饱和浓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如何减小车灯灯具内部空间的水分饱和度也就是湿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这种灯具能稳定、高效的去除LED汽车灯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雾气,防雾效果好,能提高灯具寿命和稳定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包括灯座,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灯座的边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灯座上设有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置在灯座的下、上边缘。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置在灯座的左、右边缘。
所述第一通孔的设置方式是为了水滴方便排出灯具。
所述第二通孔的设置方式是为了水气方便排出灯具。
所述灯座的表面设有纳米疏水层,纳米疏水层的设置是为了水滴在底座上的滑动更加顺畅。
所述加热器的数量为至少2个,优选的为2个。
所述的控制器为汽车ECU控制器。
所述纳米疏水层的材质为全氢聚硅氮烷或超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等。
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测灯具内的湿度,当灯具内湿度达到起雾状态时,湿度传感器发信号给汽车控制器,汽车控制电器便启动加热器加热,使灯具内雾气受热水化后从第二通孔流出;同时灯座的表面涂覆了纳米疏水层可以使雾气在过热冷凝后形成的小水滴下落更加顺畅,便于水滴通过第一通孔排出灯具,双重保证汽车车灯的均匀“呼吸”, 防雾效果好。
此外,加热器还可方便更换以保证加热器的稳定、安全使用。
这种灯具能稳定、高效的去除LED汽车灯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雾气,防雾效果好,提高了灯具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汽车LED灯具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湿度传感器 2.第一通孔 3.第一加热器 4.第二加热器 5.第二通孔 6.转向灯 7.近光灯 8.纳米疏水层 9.灯具底座 10.远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包括灯座9,灯座9上安装有转向灯6、近光灯7、远光灯10,所述灯座9的边缘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5;灯座9上设有湿度传感器1和加热器,湿度传感器1、加热器与汽车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5分别设置在灯座9的下、上边缘。
所述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5分别设置在灯座9的左、右边缘。
第一通孔2的设置方式是为了水滴方便排出灯具。
第二通孔5的设置方式是为了水汽方便排出灯具。
所述灯座9的表面设有纳米疏水层8,纳米疏水层8的设置是为了水滴在底座9上的滑动更加顺畅。
所述加热器的数量至少为2个,本例为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
所述的控制器为汽车ECU控制器。
所述纳米疏水层8的材质为全氢聚硅氮烷或超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1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照灯组件、前照灯系统和前照灯组件
- 下一篇:车用前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