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1835.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4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窦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B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6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吞咽 障碍 智能化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
背景技术
舌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运动器官,包括舌内肌和舌外肌,与肢体骨骼肌不同,舌没有关节活动,其本身具有流体静力学特性(muscularhydrostat),即具有不可压缩性,可以通过形变产生复杂、精细的动作。舌所产生的舌压在控制液体流过口腔进入咽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产生使食物经过口咽进入食道的推动力。研究表明,在用力吞咽中强化舌压可加速咽部压力的产生,并加快咽腔压力波的传播,使食团或饮品顺利进入食管。当舌因神经系统性或器质性疾病使产生舌压的功能受损时,液体或食物会失去舌压的控制,在气道保护前即流入咽部,增加误吸发生的风险。这些研究表明,舌压在吞咽的整体力量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由此出现了舌压测定,利用舌压进行舌肌训练和电刺激训练的干预措施。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一项能够较为舒适的实现克服吞咽障碍的仪器或设备以提高康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准确的电刺激来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包括主机、与主机相连的显示器,还包括硅胶贴片,所述的硅胶贴片为柔性硅胶贴片,所述的柔性硅胶贴片上并排设有2列电极组,每一列电极组包括依次设置的3个电极,所述的电极的表面镀有一层银层,所述的柔性硅胶上还设有舌压传感器,所述的舌压传感器与主机相连,所述的电极与主机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中,所述的舌压传感器为由5个压力传感器组成的T型结构,其中3个压力传感器横向布置,另外两个压力传感器纵向布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至主机。
在上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中,所述的柔性硅胶贴片与舌头上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在上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中,所述的电极和硅胶贴片之间设有铜层。
在上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中,所述的电极的规格为:厚度为0.1mm、长5mm、宽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能够有效的、灵敏的、准确的舌肌产生刺激,促进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提高康复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智能化工具,包括主机1、与主机1相连的显示器2,还包括硅胶贴片3,所述的硅胶贴片3为柔性硅胶贴片,所述的柔性硅胶贴片上并排设有2列电极组,每一列电极组包括依次设置的3个电极4,所述的电极4的表面镀有一层银层,银层可以使导电更为优异且有益于口腔健康,在电流刺激下可以起到抑制细菌作用,所述的柔性硅胶上还设有舌压传感器,所述的舌压传感器与主机1相连,所述的电极4与主机1相连。柔性硅胶贴片在实际应用中是比较容易制备的,通过交联程度低的硅胶即可实现。
在使用过程中,该柔性硅胶贴片贴附在口腔上颚处,电极4位于柔性硅胶贴片靠近舌头的一侧,优选地该舌压传感器也布置在柔性硅胶贴片靠近舌头的一侧,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柔性硅胶贴片的另一侧。
具体来说,所述的舌压传感器为由5个压力传感器5组成的T型结构,其中3个压力传感器5横向布置,另外两个压力传感器5纵向布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分别连接至主机1。
采用T型结构的舌压传感器的优势在于,能够更为清楚的反映舌根处肌肉的病情,同时,舌根处的宽度也较大,适于将横向布置的3个压力传感器5布置在舌根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柔性硅胶贴片与舌头上表面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的电极4和硅胶贴片3之间设有铜层6。铜层6采用印刷方式印制在硅胶贴片3上,厚度非常薄,起着保护电极4和导电的作用。所述的电极4的规格为:厚度为0.1mm、长5mm、宽5mm。这样的规格在使用过程中,电刺激作用范围合适,通过6个电极4就可以达到对舌头上肌肉群的全面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1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费站抓拍摄像头
- 下一篇:蛙眼仿生摄像机